上周,我观看了一场音乐剧。它是将蒋勋老师的同名文学作品抽取一部分,换一种表现形式,演绎成这个文学音乐剧版的《少年台湾》。
文学音乐剧表现出来会不会太晦涩?
会不会沦为伪文艺亦或是矫情?
跟话剧是不是类似?
是不是当场很难进入情境?
这是在我逛剧院排演单时的种种顾虑,加入购物车的票最终并没有买。
后来跟朋友们逛诚品时,朋友捧着《少年台湾》在看,我凑上前也翻了翻,后来回来重新看票,在售的都是VIP座,算了吧,无缘。碰碰运气之后我又瞄了一眼,居然又有普通座放出来了,剧院心机,这次果断买下了。
那一晚,我看到了另一种形式的美,喜不自禁,真是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很久以前,我觉得走进剧院看一场话剧,听一场音乐会是一种附庸风雅,那些人真的看得懂听得懂么,或者大概是有一定才情气质的人才有自信走进那扇门吧。
去年看了一场话剧,再加上这次的音乐剧,我改变了想法,它们不是高傲的,它们甚至是期盼着大家去靠近,去聆听,去欣赏。你坐在观赏席,你的周围都是普通大众,无需隆重华服,一身简洁清爽,你就是一个体面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怯懦的,没有尝试的东西怎么能断定自己没有欣赏的能力呢?
生活需要故事,电影,电视,甚至是音乐,只要有网络,我们就能看到别人的故事,或者联想到自己的故事,虚构与现实之间撕扯着血肉,衍生出情感,我们心灵多少得以富足安慰。这些隔着屏幕的情节,经过了一遍一遍的“卡”,后期的打磨修复,最终成为一个精致的档案,传播给大众。大众接收的是一种“后来”的成品故事,至于电影,电视,音乐录制的过程我们并没有参与,反而演员歌手本身会有极大的个人体验,对于他们,我想这才是最宝贵的。
当然很多人会说,我看电影,听歌时就是当时当刻的感受,那对于我们就是珍贵的,对,这没有错,这也是影视音乐独有的魅力。我这边的分析只是区分一下屏幕与现场两种形式的不同。
话剧,音乐剧等都是真人在舞台上表演,虽然也是最初精心彩排,但每一场都不可能完全复制,每一个演员的表情声音动作都是当下的,现场的,他们与我们都是属于同一时刻的,他们的谢幕与我们的掌声都是可以当场互动的。
关于话剧,怎么会想看话剧呢,最初有这个念头时,就是好奇,什么都不懂时就直奔大师作品,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可惜当时没有看到合适的城市有合适的排片,所以就近选了果陀剧场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方面评价不错,一方面有金士杰老师也应该不错。
然而,初次接触话剧就有种唐突感,它很快的给你设定了一种情绪,但要命的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开场到中场我是一种情感上在追赶,但却没有引出自己情绪的一种状态。那一刻我怀疑,话剧就是这样的么,我的情感防线这么高,现在都没崩?是的,整场我都慢进,但也总归都看进去了,好笑的是,回家后泡脚吃泡面时,演出的画面不断放大,很多时候,我果然是后知后觉,但也还好有知有觉。可能,这就是话剧本该的体验,或者不同的话剧会有不同的代入体验。
这次音乐剧之前,我在网上观看了话剧《暗恋桃花源》,是的,这部话剧完整版网路上有,画质不佳,但是不可否认它的经典。看了才知道它是一种戏中戏的设计,并且是《暗恋》《桃花源》两部分,相互独立实则无缝串接,尤其是中间一段两个剧同台,台词错串却不致凌乱的那一幕真是让我隔着屏幕拍案叫绝,此处可见话剧的魅力。
音乐剧跟话剧存在表现形式的不同,顾名思义,话剧主要以对白为主,就是台词为主,音乐剧则音乐为主,当然也会有跟话剧一样的对白,故事,情节,另外还有一些肢体表演集合在一起。
个人认为音乐剧比较容易代入,因为目之所及,耳之所及,心之所及,三面敲击,楞是无动于衷,也至少听得懂旋律从而catch到一些微妙之感。好比这场《少年台湾》,讲了台湾十个不同地方的故事,历史渊源,唱了十首不一样的歌曲,十种不一样的情感。在旁白,在歌唱时,那一个个肢体演绎得恰到好处,离舞台远,所以看不清表情,但是从肢体动作的幅度,展开的力度,我能想象他们的表情,何况也能从音乐及旁白中进行构想。
话剧、音乐剧在剧场上演,而不在网络上触手可及,才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才能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内,创造你我共同而又不同的当下体验。也因为是现场表演,演出严谨,耗费心力之大,演出的频次不会那么高,所以传播得有点困难。但是有价值的东西是不会被忽视的,不是么?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尝试去剧院看一场话剧或者音乐剧么?
如果体验还不错,也希望你能分享出来,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它们不是高傲的,是敞开的,是大众的,只要我们愿意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