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你需要做的,是将以下这部分内容每天看一遍,直到你彻底理解,将其内化为你的精神信条为止:
1.别人没那么在乎你,也没那么关心你。虽然许多人的问题是“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但本质上其实是“过度的自我关注”。也就是说问题的实质根本不在于别人怎么看你,而是在你自己将别人对你的看法看得太过重要,将别人对你的看法所导致的后果看得太过严重。你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并没有多少人在关注你,也没有多少人对你有什么“看法”。仔细想一想,你对别人又有多少看法呢?即便你对某个人有些看法,这个看法又能持续多久?而且,你对别人的看法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假如说真的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本原因也是因为那个人“在意”你的想法。反过来讲,这个道理在你身上同样适用,别人对你的看法本身就是一种“非实质性”的影响。所以,你看,你因为害怕别人对你的看法所造成的影响,才会过度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如果你不再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那么别人对你的看法就不会对你造成什么影响。看法始终只是看法而已。而如果你说,那别人骂我是傻瓜怎么办?别人欺负我怎么办?别人排挤我怎么办?这就关乎你“懦弱”的问题了,当别人对你产生“实质伤害”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别人对你看法”的问题了,你要做的是捍卫自己的权利,反抗欺负你的人;或者在确认是你很傻的情况下,改正自己那些愚蠢的行为。我们要知道:太过在意别人看法的对立面是“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彻底、绝对、完全地拒绝别人的看法”。不在意便意味着你不会被别人的看法影响,也不会被别人的看法伤害。但你仍然会正视、面对,并接受别人对你的看法。打个比方,你因为在宿舍随地吐痰而导致了别人对你的不满,那么你要做的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无视别人的看法。总而言之,你要能够在客观的层面上分清楚你的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或者影响,如果不违背法律和最基本的道德,也没有伤害或影响到他人,那你完全可以无视别人的看法。
2.于你而言,在这个世界上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别人和别人的看法,都不重要。每次当我告诉我的咨询者们“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时,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说:“这样也太自私了吧!”“可是我父母生养我很不容易啊!”“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可是我真的很爱我的男朋友!”每当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都会忍不住在心底心疼这些人:这些人已经被伤害到什么地步了,他们竟然完全没有自尊自爱的意识。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助人为乐,强调为别人考虑。我们将为自己考虑、满足自己需求的行为定义为自私,并且整个社会都在或明或暗地对“自私”持批判态度。这就和为什么太懂事的孩子长大了往往不幸福的原因一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敢地、坦然地满足自己的“自私”心态,只会一味地照顾和满足别人的感受,那他将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因为快乐的本质就是对自我欲望和需求的满足,你必须将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你的人生才可能是幸福的。如果你时刻都想着别人,时刻都去迎合与满足别人,你的需求和欲望就会被压抑,久而久之,你就会忘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忘了自己喜欢什么……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无论是谁,他活在这世上,首先为的是自己的生存。你这一生会遇到许多人,会有无数的人对你发表他们对你的看法。然而,他们的看法对你而言十分重要吗?有很多时候,并不重要,很可能,于你而言,这些人只不过是你生命中的一些过客而已,所以你有必要去奉承和讨好这些对你一点儿都不重要的人吗?你可能会想:我的亲朋好友、丈夫或妻子、孩子……他们会陪我一辈子啊,他们对于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人呀!没错,这些人的确很重要,但重要和你要牺牲自己去迎合别人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换句话说,一个人对于你很重要,但你没有必要“丧失自尊”地去迎合他。更何况你也清楚,你和这些“重要”的人也许要相处一辈子,难道你愿意一辈子都委屈自己去迎合他人吗?从最根本的层面上讲,你活着这件事本身就是为了你自己。
3.把你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有太多太多的人不会也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一点是许多人痛苦的原因。明明已经无比愤怒,但他们依然无法哪怕在语言上表露出一丁点儿攻击性。他们仿佛天生就习惯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照顾别人的感受,满足别人的需求。但请你想一想,这样一来,又有谁来理解你的立场,照顾你的感受,满足你的需求呢?实际上,没有任何外界的压力和束缚要求你必须在意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只需要尝试一次满足自己的需求——当别人惹恼你的时候,你骂出一句“你给我滚”;当你的父母要求你满足他们的期待时,你坚定地告诉他们:我自己的未来我自己做主。只需要一次,你试试,然后仔细想想自己会不会出问题,天会不会塌下来,所幻想的那些恐怖究竟存不存在。或许你的朋友会生气,你的父母会说你太不懂事,但那又如何呢?为什么就不能和他们争辩?为什么就不能坚持你自己的想法呢?如果你因为“我说了,他们不让啊”“可是他们不理解我”“我说不过他们”之类的理由而不能坚持自己的做法,我只能说,你的一切痛苦都是你应得的。你自己的决定,别人让或不让,别人理解或不理解,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我问你,别人不让你吃好吃的,别人不让你去做你想做的工作,别人不让你和他人起冲突,凭什么呢?或者说,你为什么要按照别人对你的要求生活呢?他不让就让他不让去,他不理解就不理解呗,他说的有理就让他有理,他不接受就让他不接受。你自己的决定,关别人什么事儿?
4.不要害怕得罪别人。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担心:我要是得罪了别人,该怎么办?你要意识到:不害怕得罪别人并不意味着你要刻意去得罪人。对于现在的你而言,你会因为害怕得罪别人而小心翼翼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为了和别人不起冲突而压抑自己,会为了不让别人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而去为别人的错误负责。而不害怕只是让你放松下来,让你回到正常人的程度,不故意惹事,但如果发生冲突,就要就事论事,是你的错误,你就要承担;不是你的错误,则不需要去忍受。所以,虽然字面上的表述是:不要害怕得罪别人,但本质上是在说,要能就事论事地分清问题的边界。
5.放弃“成为更好的人”“努力变得更优秀”之类的幻想。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这些都不重要。你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没错,你没有看错。我就是在建议你放弃变得更好、变得更优秀。因为试图变得更好、更优秀之类的信念,可能正是导致你痛苦和不幸福的根源。不可否认,整个社会都在鼓励每个人努力变得更好。然而,很多时候,一旦目标无法达成,你就会对自己不满,甚至讨厌自己,强烈地否定自己。这种对自己的不满驱使着你不断地向前走,你以为只要达成那些目标就轻松了,你的人生就圆满了。而在那一刻到来之前,你会一直被焦虑控制和驱使,久而久之,你变得越来越急躁,你觉得必须尽快地到达终点,实现那个目标,但现实却束缚着你,让你觉得自己离那些目标是那样遥远,简直遥不可及,这反过来又加剧了你的焦虑和沮丧。又或许,你很幸运,经过种种努力,最终到达了终点,实现了那个目标,但在到达的那一刻,你会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体会到想象中的那种喜悦和满足,焦虑与痛苦还是如影随形,并没有散去。到此,你有没有发现,这两种情况都没能够使你更快乐。因为你所追求的目标,是外界给出的标准,而不是你真心想要的。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最高层的需求叫作自我实现。这个“自我实现”,指的就是“做你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你自己的使命感”“追求你自己存在的意义”。而现实是——你一直在试图满足“外在”的标准,这和你的本能需求无疑是背道而驰的。真正的进步与提升是在接纳自我的基础上完成你的目标,满足你的需求,就像吃一份你喜欢的蛋糕,画一幅你想画的画,追求一个你喜欢的伴侣一样,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给你的一个目标。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优秀”或“卓越”,这才是自我实现的真正含义。看到这里,你的认知层面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解决你的问题。对于你要在行动层面上做出的改变,我给出如下建议:1.将你所在意的别人对你的看法记录下来,然后尝试着做一些不被这些看法影响的行动。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这种想法是意识层面的问题,这种意识层面的问题,我们在短时间内是没办法根除的。但是,你可以有意识地控制你的行为和做法,你要做的就是,即便你在意识层面很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但你依然要在行动层面努力摆脱这种影响。比如说,朋友认为你扎丸子头不好看。你以往的做法是从此不再扎丸子头了。现在,你要做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天继续扎丸子头。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但克服这个困难本身就是你成长的过程。你要记得,你不做某件事的理由只有两个:一个是你不想,一个是不可能完成。困难不在这两者之内,当你尝试着继续扎丸子头时,你就已经是在克服“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这个问题了。
2.尝试表达出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感受。“我没有时间帮你。”“如果你不能像一个朋友一样尊重我,那我也没必要尊重你。”“小时候你们伤害了我很多,所以不要再试图控制我,我不会任由你们摆布,今后我要过自己的生活。”“我希望你能够多关注我,多陪陪我。”“你要我理解你,但为什么你就不能理解我一下呢?”类似的话是不是经常出现在特888+心里,但你却始终无法将它们说出口?其实你知道自己
需要什么,或者说,你肯定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你只是难以拒绝,不敢拒绝,也不会拒绝罢了。那么你接下来要练习的,就是把这些你以往不敢说出口的话痛快地说出来,你要做的是不再委屈自己,不再去照顾和体谅别人,不再被别人控制,而是明确你的界限,捍卫你的立场。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追求自我实现,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你可以从拒绝自己不想要的做起,拒绝的次数多了,那些你想要的,就会慢慢地明晰起来。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这句话对我的影响一直重大且深刻,在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中,这句话始终提醒着我:你活着是为了你自己,你对于自己负有完全的责任。金钱也好,名声也好,地位也好,这些都会诱惑和吸引着你的“社会属性我”。但你始终要记得,你不是社会的奴隶,你也不是社会的工具,你的本质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