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拳手张志磊,与新西兰拳手帕克,在北京时间3月9日早晨的WBO重量级比赛中,张志磊以点数低于帕克而输了比赛。
最近跟踪这场比赛前奏曲、比赛直播,有几个感受:
首先,我们希望中国拳手张志磊能赢。张志磊赛前表示要kO对手,但结果是输了。
为此我们要看一下赛场上发生的事。可以总结如下:
张的整体状况是用一拳,一二下。
用一拳,是说张基本上都是前手在打,后手重拳很少使用。一二下,是说,张的进攻与反击基本上就是一二拳,三四拳都比较少。
帕克基本上是整场主动进攻方,一直保持多移动,多出拳。
怎么看张输的结果呢?有两种推测,先说第一:
张的技术弱于帕,连续组合拳不过硬,体力上因年龄大帕近10岁而下降快,进攻力无以为继。
第二,张的出拳少,后手重拳基本只看不干,这有可疑处。
组合拳不复杂,张打了一二十年不可能不会,更不应几无进攻,也不应打一二下就停了。
打满12场,说明张,帕体力都不错。
从战绩看,最近的,张二次以绝对优势打败乔伊斯,乔伊斯则在与帕克比赛中取胜,张打手下败将的败将,逻辑上应该有优势。
再看张对帕的反击最好效果,那就是两次击倒帕克而读秒,而帕克一次未击倒张,并且可以明显看出,帕的打击力并不大,出拳多但危胁不大,很多时候可以说是够不到张。
并且,帕克不断搂抱,这是可以实行的战术,可也明显是惧怕张的重拳。
看以上优势,张怎么输了呢?
这里推测:其中有假。
看场外,张打乔伊斯而名声大噪,世界排名提升,但有了过渡拳王金腰带,前几名的拳手不应战,张在一二年内很难挑战进阶。
此次,帕克主动挑战,才有今天的比赛。
沙特是大金主,还想把首都利雅得打造成拳击之城,所以谁来沙特,谁就有名有利。
这次比赛张的收入比打乔伊斯时暴涨。
张与帕的比赛合同里已写下二番战的协议。打二番战时二人又将有一笔收入。
张想多打比赛,而且也需要增加收入,这样才能走的远些。
赛前,张帕互动很友好,合作气氛远高于你死我活的剑拔弩张。
还要提一句,帕克为这次比赛专门定制并穿上了印有中文姓名的服装,他如此照顾中国拳迷,对于提升在中国的知名度(也可以说是各类商业代言的知名度)也是用心良苦。
比赛意味着赚钱,没有比赛也没有收入。
当张有实力往前走但经费后勤保障亟需提升时,可不可以先把赚钱放在前面呢?推测是有这个可能的。
再推测一下,二番战时(连续剧就有持续的吸引力和吸金力了),张应该能击败帕的。如果二番战失败,那就是无法挽回的失败了。
还有张可能希望二番战快一点来,快点把钱挣了,更快点把名声挽回来。
毕竟好名声来之不易,反向用一下就快收回来吧。
以上只是推测。倒也希望张的失败是有经济考虑的原因。
毕竟中国人在世界拳击重量级上能走到这个位置是难能可贵的。希望他能走下去,走的更高更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