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展、语言多样性与移民教育是全新的一章,探讨了语言发展的多样性和双语学习者、课堂上方言的使用、对移民学生的教育以及在对有语言障碍和语言特异天赋的英语学习者进行教学所面临的独特挑战。
每种文化所创造的词汇都是用来表示对该文化情境有重要意义的概念。语言会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迁,这实际上反映了文化需求和价值观的改变。如同其他认知能力的发展一样,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尝试的过程,理解所听的、寻找其中的模式、建立规则,并将所有这些拼接在一起,才能习得语言。
2~3岁的儿童尽管已经能听懂很多单词——接受性词汇(在口语或书面语中,个体能理解意义的词汇),但实际只会使用45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性词汇(个体能说出或写出来的词汇)。儿童开始学习规则、掌握句法时会出现过度规则化。语用学涉及在特定文化中何时以及如何使用语言,不同文化间,恰当使用语言的规则有所差异。5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展元语言意识,具备了语言本身的知识,并准备学习和拓展曾经处于内隐状态的规则。阅读习得和书写习得会促进元语言意识的发展,而这两者是以读写能力的萌芽为开端的。
解码和口语技能对儿童语言发展有重要作用,能促进读写能力的萌芽。有两种活动为正在萌芽的读写技能奠定基础至关重要:(1)与成人对话,发展语言的相关知识;(2)亲子阅读,即以书本为支架,就语音、词汇、图片和概念进行讨论。
促进读写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接受性语言的增长,应当关注持续的语言发展,开发双语。给家庭的建议:亲子共读;选择合适的读本和故事。给教师的建议:从故事出发,展开对话;找到并利用学生家庭的优势;提供家人都能参与的家庭活动。给学校辅导员和管理者的建议:和每个家庭交流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让家长参与课程设置;为家长来学校提供便利。
《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表述:“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细心考量,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也好,认识世界也好,获得审美体验也好,都必须依赖于言语思维,尤其其中的获取信息和认识世界更需要逻辑思维活动的参与。离开了言语思维,阅读将无所凭依。所以,抓住了“发展言语思维”这一根本,又能明晰学生母语学习的需要,能科学判断具体文本在发展言语思维方面的具体价值,阅读教学到底教什么也许就不会成为令人尴尬的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