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意味着看到差异,但又意识到差异并不重要。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
真正活通透了,你会发现人改变不了过去,也改变不了别人,更改变不了世界,唯一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
看过一个辩题:接纳究竟是不求上进、放任自流还是勇气和能力?
实际上,接纳是坦然面对现实的态度,接受客观事实的勇气。
接纳非但不是无能为力,还是一种平静顺应处境的能力,它是变好的开始。
一个人能够接受的事物越多,越是自在。每一种难以接受,都给自己竖起一道墙,墙竖得多了,不是迷宫即是牢笼。
接纳,柔软但不脆弱,开放而不压制。
接纳的核心是允许,允许存在,允许发生。
接纳是承载也是坚韧,是最战无不胜的生存技能。
年龄渐长,心态越成熟,才发现真正的强大并非对抗,而是接纳。
成熟意味着看到差异,但又意识到差异并不重要。
世间万物包括人本就千差万别,我们首先要具有发现差异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待差异要有正确的态度。何为正确的态度?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差异正确的态度是理性与包容,这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差异,不是为了强调差异、对差异零容忍。恰恰相反,对于差异我们要理解、包容、接受。我知道你与我不同,但是,我不会刻意地去放大这种不同,更不会要求你必须变得和我一样。不会把差异作为与他人相处的障碍,这就是成熟。
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和你特别聊得来的人,那么99%的可能,是你遇到了阅历、智商、情商都在你之上的人,而对方不过是在向下兼容而已。
要想让别人觉得跟你待在一起时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前提是你能拥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智慧和能力。
做人,要有一种润物无声的胸怀和智慧,唯有这般,我们才能在历经世事浮沉之后,读懂人性,读懂生活。然后,积蓄热爱这个世界,也更愿意学会包容一切,跟自己和解,跟这个世界和解。这样的你,才是成熟了。
成熟的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里,与不同的人相处时。即便看到了自己与对方的不同、不合,但自己也能控制好自己的思绪和观点,保持着良好的态度,心境平稳、平和、平静。说到底,一个人越成熟,则越包容,越包容,则意味着内心越强大。
允许一切发生,则是容的最大智慧,也是容的最高境界。
林清玄说过:“唯其柔软,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才能除挂碍。”
包容的人,有一颗柔软心。有了柔软之心,人不管走到哪里,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人,都不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或是自讨无趣。于是,做事的时候,心境更为平和,心态更加淡定,整个过程里也更为从容、洒脱、自得,甚至谦逊有礼,温文儒雅。
古人有云:“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包容,有的时候就是一种理解、宽容和善意。
罗曼·罗兰说:
“当你宽容别人的时候,你就不会感到自己和别人站在敌对的位置。”
做事,得学会容事。当你懂得凡事看穿看透,也懂得带着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事情的时候,格局就起来了,事情也跟着顺起来了。
见过世面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也没有容不下的人。
他们允许自己与别人不同,也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就像古人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只有玫瑰和茉莉一同开放,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的美。
这世上,常有“汝之蜜糖,彼之砒霜”的情况存在。当你和别人看法不同时,别急着争辩,要学会倾听;当你遇到三观不合的人,别轻易指责,要学会包容。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尊重不同是一种境界。
要记住,你可以发自己的光,但不要去吹灭别人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