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者,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行动派。十年来,中国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共建国家民众改善生活条件,同时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美而惠”的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共建国家生产力的提升。比如,由中方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建设并运营的现代化城市轻轨,极大改善了当地交通,而“鲁班工坊”则着力帮助当地培养技术人才。鉴于中方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技术,不少国家抛出“橄榄枝”,称希望“向中国学习”。孟加拉国东亚中心(基金会)执行主任纳西姆·马哈茂德也表示,中国近年来在新能源、通信等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些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设备来到孟加拉国后,成为促进孟加拉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他期待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继续深化合作。世界正在发生“大转型”,其中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全然革新。这决定了部分发展中国家能否在未来实现“弯道超车”。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一带一路”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未来,希望依托“一带一路”框架,增强共建国家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合作共赢格局。
梅山街道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