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100本书-04 这本书可以帮你找回希望,笑对人生
书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英]罗伯特·戴博德
电子书:微信读书/得到/豆瓣阅读
推荐理由:
️️1.医生推荐的英国国民级的入门级心理学读物。
️2.轻松看故事的同时get心理学专业知识。
️3.照见心灵的疗愈之书•改变人生的勇气之书•助己达人的工具书。
读后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设计师。』以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哦,又一句正确的的废话。就是觉得有道理,但是自己做不到的那些真理,看起来和自己隔着七万八千里。
看完《蛤蟆先生》这本书后,我突然发现那些真理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有一个大前提——爱自己(或者说对自己负责)。
书里有一个理论解开了我很多疑惑——每个人都有三种状态——儿童,父母,成年人。在合适的场合,将自己的状态调到合适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大部分成年人痛苦就是因为该处于成年人状态是不愿意面对而让自己处于儿童阶段,痛苦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那我现在为什么觉得爱自己是负责任的第一步呢?什么是『爱自己』,爱自己就是对自己同心圆内的人事物负责任。包括了解并梳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健康,包括认真对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一切事情等。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张德芬老师)”,我们所遇见的人事物都是我们内心世界在现实世界的投射。当我们爱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并知道怎么满足那些需求。人们常说安身先安心,毕竟吾心安处是吾乡。而安心的第一步就是爱自己,让自己喜欢自己,然后喜欢自己做的事情,最后是爱满自溢,学会爱他人,学会自如接受他人的爱。
希望我们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重视我们自己,好好看看关注自己,多体恤满足自己,因为天下你最贵呀!
以下是朋友对这本书的解读:
️1个前提——改变的前提是认识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
️2种思维——每个人都有感性和理性的一面,我们要学着让自己的感性和理性并存。
️3种状态——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成年人〕三种状态,成年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该调到成年人模式的时候没有成功。
️4个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