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张德芬的系列,让我走出职场失败的低谷;现在,看武志红的系列,让我开始走出从小就深埋在心里的黑暗,那是我早已原谅却无法释然的黑暗。
一个人的思想真的很有趣,有的快乐,有的恐惧。走在街上看着一个个擦肩而过的行人,所有妥当的外表让人丝毫看不出里面深藏的波澜。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很是能为他人考虑,很少提出自己的要求,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人的理所当然。
是的,当我敲打着这篇文字时,我都觉得我是残缺中的完美,因为我会默默地把绝大多数事情都自己承担下来,很少开口索取。究其原因,那是小时候就深深知道,如果向他人提出要求,基本上都会被拒绝。
我的脸皮比较薄,如果被拒绝两次,我就绝对不会再开第三次口,以至于在很多事情上,我知道我错过,但也不曾后悔。我只能向我自己索取,却不知道怎么走出内心的阴影。
看过张德芬的书后,我开始去遇见一个个明天的自己,一步步地完成了内心那些小小的心愿。但是就如仙侠小说里的故事情节一样,一个人修炼到了某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瓶颈期。在遇见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时,我就刚好处于这个瓶颈期,在整个四月里,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努力,只是怎么无法走出内心深深的焦虑。
在没看到《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之前,我知道我内心深藏着恐惧;看完《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时,我才知道我不是深藏着恐惧,而直接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筛子:看似活得开心,实则亲自纺了一层布,遮起了那些无法倾诉的伤痕。
我是不需要把自己的一切都向他人展示出来才算显示我接受了自己。我常常在行走时,有这样一个意识:有一个我,住在一面白墙里,里面有书,有灯,很温暖,但她与整个世界都隔绝了,就连现实中的这个我也无法进去,更看不到住在白墙里的自己。
在《感谢自己的不完美》里,武志红这样说:“所谓的逃避,只不过是运用种种自欺的方式扭曲了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从而减少我们的痛苦。我们以为看不到它们了,但其实它们还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
话如惊雷,一下子惊醒了我。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一年多来,我无法走进那个把自己关起来的自己。
我以为我能控制一切,然而那只是我在逃避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我无法接受自己无能为力的方方面面的一个表现。孩子的考试失利,就是一个锲机,这个锲机让我重新再次审视自己,面对自己。
很幸运,我遇到了《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这本书,也幸好我在这方面还有些许灵性,我放弃了与痛苦和焦虑对抗,学着武志红老师所教的让悲伤在身体里流动,并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着悲伤流动。我再次聆听内心的恐惧,并认真地感受恐惧背后的信息,因为:许多恐惧所传递的信息是极具价值的。事实上,我们越恐惧一件事情,那件事情背后隐藏着的信息可能就越重要。——武志红
就这样,经过一夜,我把所有问题都想通了,当我第二天起床后走到公园里,我的内心显得非常平静。我感受着微风的轻抚,我看着花儿的摇曳,我看着江水的流动,我看着超过我的慢跑者,我感受着暮春早晨阳光的热切,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饱满而平和起来,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家里,我看着孩子的一切,也再无因焦虑而提出的要求,孩子似乎感受到了我内心的变化,于是他开始在尊重我的前提下,开始了自己愉快的五一假期。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是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去学习的。
20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