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长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奋斗在深圳。作为踏入中年的80后,“人脉、钱脉、认知、资源”处于上升期,理应是最具幸福感群体中的一员。但当成功“买房”挤入“中产”加入“房奴”队伍,处于家庭“中坚”力量和人生、事业”中坚”阶段的我,同时也体会到中国式“中年焦虑”。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之一是“家“文化。甲骨文的“家”字就是一个房屋,房屋里有人,人与人之间有血缘关系,此三者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家;而基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也是主张“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一概念最早源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近代又被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民生思想所引用。可见,有家必有居,安居乐业的认知由来已久。人们很难摆脱根深蒂固对“家(房)“的渴望;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带着梦想与憧憬挤入一线城市,带来了“购房刚需”房价高涨,但因买不起房而放弃一座城市甚至梦想的比比皆是。
“有房=有家”有房才能安心,才有面子,这些认知被世俗默认,被多数人身不由己地接纳。举个例子:在深圳,当有人问已婚人士“你家在哪?你住哪?”时,已购房的大部分会回答“我家在XX小区,我就住那”,而租房者多半回答“我老家在XX,我住XX小区”;看似简单的回答,却能从中读出居住场所的稳定被视为判断被城市接纳、认可程度的指标,甚至是成功与否的标志。即便是年轻时自如洒脱的人,一旦面对“来自中国式丈母娘“的压力,也不得不面对现实。
“中年焦虑”当然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单一现象;但从自身体会来看,其根源来自于中国传统家文化影响所形成的价值观、消费观。在房价“高不可攀”,明知“房奴”可畏的情况下,人们敌不过心底对“买房定居”“成家立业“的渴望,竭尽全力甘愿为“奴”。
认知清醒的时候我们知道“房≠家”“亲人、爱人在的地方都是家”;可惜能抵御世俗刻板印象的终是少数,千万“负翁”、几代人倾囊合力买房现象随处可见。被现实羁绊的“房奴”在经济受到束缚的情况下,焦虑也就随之出现。
那么,卖掉一套住房或终身租房是不是就可以摆脱这种“焦虑”?答案是否定的,“对未知的各种不确定”还会引发其它“中国式焦虑”。责任担当的中年群体,“焦虑”或许再所难免,既然如此,不如以豁达之心活好当下,才是我所追求的自如心境。
传统“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年焦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