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空巢老人之后,又有了一批空巢青年,其实也就是人们说的“宅”。
空巢青年不是不想与人群聚,只是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又没什么知己朋友可以约,也不想回家跟父母一起住,一个人在城市里,上班单位,下班就回住的地方,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看电影,基本上什么事都一个人完成。
有一部电视剧里女主人讲“饭我会做,衣服我会洗,地我会拖,钱我会挣,架我会打,街我会逛,出去我会玩,我要老公干嘛。”而很多男青年也一样,饭有外卖,衣服有洗衣机,地有扫地机器人,买东西有淘宝,不出门就可以生活无忧,又为什么要找个女朋友哄着。现在的社会,虽然可以合作共赢,但一个人也能过得很精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独居。
相对于容巢老人的被动独处,年轻人更多的是主动选择独处。怕长辈的过度关心,怕父母的各种唠叨,与同学朋友也没有相似的话题,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是不说算了。
一个人独处,容易想多,情绪得不到输出,就会忧虑、多疑、焦虑、抑郁,所以在网络不发达的以前,左邻右舍就会经常聚在一起聊天,我个人比较喜欢那时候的生活,每个夜晚吃完饭,几家人聚在一起讲讲从前往事,各种传说和神奇的见闻,冬天围炉,夏天乘凉,家长里短,对邻居们的生活了如指掌,所以很多人关系都很好,即使吵架的邻居,每天吵吵闹闹的也不会寂寞。而在网络发达的现在,一个人在家,可以看电视,可以网上跟各类人群聊天,也可以看各种新闻,时间过得很快,但因为没有面对面与人交流,感受不到人的温度,看不到人在说话时的表达,所以不管前一刻你在跟多少人聊天,当关上电脑网络的那一刻,依然觉得孤独。
现今社会,网络的发展,催促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生活便利了,全球气温升高了,人心的温暖却缺失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独处,越来越多的人脾气暴躁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死亡。而我们过多地关心着别人的生活,却忘了给身边的亲人一点相处的时间。
不管是空巢青年,还是空巢老人,如果可以放下手中的电子设备,走出自己的房子,与对门的邻居问个好,约附近的朋友聊聊天。人与人,只有坐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对方的温度和喜怒哀乐,才能心生温暖。也只有多与别人聊天,才会越来越有共同话题。
那时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当年距离很短,时间很长,一天可以见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