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利斯效应——学会做好“大脑计划”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群自愿参加实验的学生,被平均分成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投篮练习。第一组学生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用做任何的准备,包括热身训练,持续练习了20天之后,实验者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学生也要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进行投篮并记录成绩,但是这期间不允许进行任何投篮练习;第三组学生在第一天进行一次投篮,并记录下成绩,之后每天投篮前都要花20分钟时间在大脑中想象一些虚拟的投篮场景,假如不中,可以在想象中纠正出手的方式。
20天的训练很快就过去了,对比三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表明:第一组学生的进球率增加了24%,第三组进球率增加了26%,而第二组则没有任何长进。
布利斯效应
心理学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得出,“不断练习实际的投篮以改善手感,进而增加投篮命中率”的说法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方式,而有效的“头脑热身”往往比实际操作更有效果,这便是行为心理学家布利斯提出的“布利斯效应”。
做任何事情,计划是很重要的,它可以避免行动的盲目性。研究指出,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行事的成功率是事前不做计划的人的35倍,而在成功实现了目标的人群中,事前制订一份详细计划的人占了78%,而坚持按计划行事并最终成功的概率大约是84%,而中途改变计划,最终实现目标的概率是16%。
可见,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前在脑海中梳理好你的思路,计划好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细节,并烂熟于心,反复在心里操练,如此一来,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了。身在职场,我们也需要对即将着手的事情做份计划,可以不是实际的演练,而是在脑海中进行一番演习,小到每一个细节,觉得哪里不妥,可以进行纠正,尽最大努力选择最佳方案。
除此之外,“布利斯效应”还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你需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同事和上司,都可以通过“大脑演练”做好心理准备。不妨想象一下你和上司或者同事相处和谐、融洽的场景,轻松愉快的语气、温馨优雅的环境、幽默风趣的谈话等。彼此的友好和善意都在无意中流露无遗,那么你很快便会感受到那种亲和力,心与心的距离很快就会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