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小时候,大人不在家时,我和妹妹除了喜欢各种疯玩,还喜欢扫地拖地、整理衣柜,整理放电视机那张长桌子的大小抽屉,至今还记得这个大抽屉里有把比较大剪刀,每次我们都小心地摆放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好家里本来就数量不多衣服、鞋袜、书本等各式杂什物。我们会在吃饭的桌子上做作业,但是到吃饭时间这个饭桌除了饭菜筷子,是不准有我们的书本和其他物件的,而且必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们学习着像妈妈、姨妈们一样做家务,努力让家里生活的环境更加整洁干净美观。
长大了,一直保留着这种喜欢打扫、整理收纳物品的习惯,甚至现在有发扬光大的趋势。小学二年级时,儿子参加军训,只有他一个男生被评为“内务标兵”。班主任要求大家整理抽屉时,他一般都是无需整理就过关的,因为他的抽屉本来就很整齐的。
但是最近几年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强迫症似的,看到别人东西乱,也忍不住很想动手替他摆放整齐来,简直是整理控、收纳控、整洁控了。在家里,看到哪里有些灰尘哪里有点凌乱散落,心里就不舒服,一有空我就会收拾家里的角角落落,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在这里不由感叹:幸亏我不是土豪,没有大别墅大房子没有很多房间,否则可真要苦了我了!大笑一个!),从这个抽屉到那个抽屉。生病在家休息也不放过一些小活,手就是不闲着。有时候家政阿姨来搞卫生,我就跟在她后面整理归位她擦干净的各个杂物,但就是这样还是感觉家里一不小心就很零乱,擦不完的灰尘、整不齐的杂物,一整理起来呢就停不下来,没完没了,无休无止的!
每年都拉着老公到车库整理一番,以后可能用得着或者还有用的物品需要一件件擦拭干净重新摆放归位,好似不经自己的双手整理一次,就不行,就过不去一样!当然没用的东西也会立马扔掉,清扫垃圾虽然脏活,但是扔东西的感觉还是蛮好的!一大包垃圾掉到垃圾大桶的声音,听起来简直美妙极了!而且看到又腾出一块空间,那种空间的敞亮和心灵的自由也是超喜欢的。老公有时会感到不胜其烦又无可奈何,说:你这爱好呀,就是一种病!这时,我赶快笑咪咪地说:没办法呀,谁让我的老公这么会赚钱呢,才会买这么多东西到家里,家底厚呀!经常需要整理整理,否则会忘记还有这些嘎啦“宝贝”的。老公总是很无语,只好当作锻炼身体,帮我搬这搬那。
话说,整理东西的确是累人的,有时候蹲在地上整理久了,一站起来就头昏眼花、腰酸背痛,真的是很耗费精力的呀!可我还时不时乐此不疲,不惜用自己的低血压、低血糖来做这个事,搞得气血不足,身心疲惫,靠着沙发也能睡着,错过午饭午休时间也在所不惜。于是,有时过个周末比上班加班还辛苦!这真的是人被物所累!狠狠地大笑自己三个,活该!家庭主妇们,你们有这个感受吗?其实,我对自己这个癖好,也是无语对苍天了!这是病吗?呵呵,如果是,可千万不要严重起来!
现在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甚至有些物品已经是过剩的时代,经常整理杂物虽然说确实会让家里变得整洁有序些,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这个工作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些时力本可以用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看本书,品个茶,听支小曲,岂不更好?反思这么多来年整理物件的生涯,发现关键是一是不要把对自己无用的物品带回家,二是及时清理已经没用的或是不需要的物品,这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如果还是经常把有用没用的物品都往家里拿,家里抽屉迟早会放满的;如果将这个东西从这个抽屉拿到那个抽屉,从楼上拿到楼下车库,不及时处理掉或是扔掉,那整理就只是挪了个位置,下次还要花时间。
今天,好好理了一下这个思绪。如今看来“断舍离”这个现代生活理念对于我来说是有意义非凡。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先从思想层面开始“断舍离”吧,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这样我的生活才能更加自由自在也才能加自爱。
不过《断舍离》这本书,目前我还没有看过,这里权当借用这个名词,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吧。不好意思:)
其实,我这种思绪由来已久了,只是一直以来都未做好好的梳理。如今用文字表达出来,让自己剖心来面对,心境才更加清晰、更加觉察。用文字写出来,也是一种情绪释放一种观念清理,也是在做“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