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
它不仅仅是一件衣裳,更是我们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汉服起源于华夏文明肇始的炎黄时代,定型于春秋战国,汉民族在汉朝正式形成后遂有汉服之名。此后,历朝历代或多或少在形制上有改动,但其基本特点从未改变。
汉服大体上可分为周汉汉服、魏晋南北朝汉服、隋唐汉服、宋明汉服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周汉风格古朴沉稳,魏晋风格潇洒飘逸,隋唐风格雍容华贵, 宋明两朝为汉服的集大成时代, 古朴、典雅、华贵、明快等多种风格并存,百花齐放,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汉服体系。满清入关后,汉服在满清政府“削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下被人为禁止。此后,代表中国文化的正统华夏衣冠——汉服,从中华大地基本消失。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隐扣束带、宽袍大袖,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礼服制式严谨,为正式场合穿的服饰;常服一般去掉大袖,适合百姓日常起居。以衣冠、礼仪为表征的中国,被邻国评为衣冠之国、礼仪之邦。
汉服运动是旨在以复兴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媒介,引导人们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寻回失落的华夏情节,由物质的汉服导向精神的文明,并最终实现传统中华文化向现代转型的社会文化复兴运动。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与华夏衣冠相应的礼不是形式,而是民族历史之积淀,民族之根脉,汉服之美更须礼仪之大的依托。礼的卑己尊人、长幼有序、严密规范诠释着华夏社会的理想,而庄重、纯正、质朴的周礼更充分的发挥了礼的内涵。 汉服属广义的礼的范畴,通过礼仪的形式,指向华夏文明的内涵,因此汉服是礼与仁的统一。
2001年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汉服复兴成为可能。2002年2月14日陕西网友“华夏血脉”(赵军强)在新浪历史论坛发表了《失落的文明-汉族民族服饰》一帖,是中国当代第一次以“汉民族服饰”为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汉民族服饰的起源、特性和剃发易服历史。此文被转载到海内外多家网站和论坛上,三年存续期内点击量超过30万,唤醒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投身于民间汉服复兴,该文为汉服运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是汉服运动的理论基石,该文标志着中国现代汉服运动的开始。今天汉服这个叫法就是“华夏血脉”首先提出的,汉服就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
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各有所传,汉民族服饰的传承在历经满清剃发易服政策之后,便逐步衰亡。从21世纪初开始的汉服运动促使了“中国华服日”的确立,这意味着汉族像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一样,传统服饰得到了官方的肯定。在2018年、2019年团中央微博发起的“中国华服日”话题下,不仅仅有汉族服饰,很多少数民族网友也身着本民族传统服饰拍照参与其中
中国华服日选定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辰,也是古代节日上巳。因此,选定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中国华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继续前进。
(照片和部分资料来自度娘,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照片的水印都没去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照片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