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
南宋词人蒋捷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写道:“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常说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如果以分、秒、小时、日、月、年来计量时间的话,则万物众生一天当中都拥有24小时,区别在于同样的时间内,我们做了什么,收获什么,感悟到什么。
每个人对世界和时间的感悟都不同,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面临不同的环境、阶段,所获得的感受也不同!
奥运会上百米赛跑,10秒内决出胜负,时间一瞬而逝,获奖时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让那一刹那仿佛永恒;耙耙决堤在厕所门外魂不守舍等待时,一分钟犹如一世那么漫长。时间的流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的感觉和体验,而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未必可信。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和近现代用“物质、暗物质、暗能量”来描述世界异曲同工,观浩渺穹宇,漫天星辰,瑰丽奇绝的宇宙使人类心生向往,并不断找寻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色)都是真实的吗?主流学说认为世界由“物质、暗物质、暗能量”组成,物质和暗物质占31.5%,暗能量占68.5%,受当前技术的限制,凭肉眼人类仍有很多看不到的世界。引力波的出现,证明光线在真空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理论是错误的,当光经过一些质量巨大的天体或黑洞时会受到巨大的引力牵引,发生跳跃而翩翩起舞,即泛起时空涟漪,这也说明我们以前观测到的很多星辰位置是不准确的。“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等学说,只是科学技术在每个阶段进步后得到的不同结果,在未来某一个时间节点,当前所倡兴的学说理论或科技成果很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当时不仅是想表自然现象,更阐明了一种处世哲学观。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偶尔无法看到,也仅仅是浮云遮住了双眼,它如同每年的鸿雁南飞、钱塘江潮一样守信,这就是道家所提倡的“天道”,即规律和法则。
宇宙诞生至今已有137亿-138亿年,而现代智人的发展历史约20-30万年,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基本可忽略不计,很多生物存在了数亿年,比如鲎,拥有蓝色的血液,有“活化石”之称。大自然非常神奇,亿万年来的进化发展中缔造了无数形态、习性、功能各异的生物。蝙蝠、海豚能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大象、鲸、水母能发射和接收次声波,同伴在数十公里之外都能听到,而狗同时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和次声波。很多时候在人类听来是热闹非凡,在许多动物听来是寂静无声;反之,很多时候动物觉得嘈杂不已,在人类听来却是静谧安详。地震前期发出的次声波人类根本听不到,而狗、鱼类、蚂蚁等动物却早已提前知晓。
很多鸟类能够看到紫外线,响尾蛇能辨别红外线,人类的三色是红绿蓝,而蜜蜂能感知黄蓝和紫外光,由于紫外光的原因,蜜蜂可看清花瓣上的图案,找到花蜜的位置。很多动物粪便充满异味且难闻,在屎克郎看来却是鲜美可口的佳肴,人类体内每天装着不少粪便到处游荡,一旦排出体外时却觉得它非常恶心,但是在狗狗看来它是一顿丰盛香甜的大餐。物质并没有改变,区别在于是谁来观照,动物眼中的世界和人类眼中的世界,哪一个才是真实的?
科技文明的发展让人类有更多的手段和工具观察世界,但是我们观测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吗?比如什么是“牛”,我们用语言描述的时候,“牛”一般是指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有颌超纲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牛族生物,四只蹄子,一条尾巴(精细、长短),两只眼睛(形状、颜色),两支角(形状、长短,纹理,乳牛或个别品种没有),毛色或为黑色、棕色、白色、杂色或其它颜色,体型健硕或瘦长,性情温顺或暴躁。无论我们花多长时间观测,用尽最精准的语言描述“牛”的形态、性格特征,但它绝对不是“牛”这个动物的全部形态、性格特征,一定还有人类没有观察到的地方,比如它的情感,它的体内世界,它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面对生存环境改变、生存危机时的抉择应变等,我们只能看到“牛”这个动物某些方面、部分的特征,而非全部。
人感冒或生病了要测量体温,多数用体温枪或温度计测量,技术进步使它们的精度提高,但测量的结果也不一定是真实可靠的。
首先,人类无法制造出一个完美的产品出来。从技术角度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人类制造的产品在工艺精度、性能指标、用户体验等方面越来越接近“完美”。现代制造业采用精密的自动化生产线、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先进的设计工具,使得产品的瑕疵率大大降低,功能和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仍无法保证每一件产品在所有细节上都达到绝对意义上的“完美”,因为制造过程受到材料属性的随机性、设备精度限制、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设备本身肯定是有误差的,即使误差小至0.01℃;
其次在测量体温前,设备已先接触外界空气、人手,理论上如果它足够精准灵敏的话,它测量时的起始温度一定是有所变化的;
再次,人体一天当中的体温是时刻在变化中的,从测量时到出结果有延时,即使是0.01秒的时差,客观上对结果也会有影响,只是当前设备的精度及治疗无需精确到0.01℃而已,如果通过光速来测量星系之间的距离,0.01秒的误差将发生很大的偏差,导致测量结果都是错误的。
我们通过”“六根”产生了“六识”,“六根”所缘的外境能染污人们的心灵,所以叫“六尘”,“六根、六尘、六识”一起统称“十八界”,而我们通过“六根、六识、六尘”所观察到的世界未必是真实可靠的,故《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人类是一种很神奇的生物,他既没有大象那样强大的力量,又没有猎豹迅疾敏捷的速度,也没有像鸟类一样飞翔的翅膀,更不能像鱼儿一样在水中畅游,但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的学习,通过观察万物,师法自然,发明创造了飞机、火车、潜艇等现代文明科技,使人类生活、工作产生了巨大变化,以至自诩为地球上最具灵性、最强大的生物--地球的主宰者!
数十万年的进化,人类的智慧增长了,科技文明不断的创新发展让人类可以驱使万物,但是人类在原始社会生存中固有的力量、技巧、本能、意志、感观、免疫力等全部退化了,遭遇地震、火山爆发、干旱、洪水、饥饿、战争、核辐射等天灾人祸时生存难度增加了,生存机会减少了,相反细菌、病毒、蟑螂、老鼠等亿万年来并没有实质进化,但是它们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机会比人类强太多。孰强孰弱,很难有定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喜欢饲养金鱼,用玻璃缸模仿海底生态给它打造了一方世界,每天都精心喂食,享受看它们每天畅游其中带来的快乐。金鱼每天在进食和嬉戏中也会观察外面的世界,我想如果它们会使用语言,也定会畅谈它们所见所闻。它们以为外面的世界是真实的, 却不知它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经水和玻璃折射加工后形成的,它也只不过是人类豢养的其中一种宠物而已。也许哪天它们自己一开心跳出了玻璃缸,就匆匆结束这“鱼生”了,或者给一只嘴馋猫一把抓起来美美享用,又或者突然一场意外鱼缸打破了,使它失去了原来舒适的栖息环境而面临从未经历的生存绝境。
有时想想,人类和它们何其相象!
有人说人生本无意义,且很多时候还很荒诞,但正因为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我们才更要把握当下。正如庄子所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 找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才使人活着有意义。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一书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