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34】大神(七)八宝山之井 补发
小留流第127篇
康熙年间对海淀大兴土木建设,龙王大神把持续了千年的“玉泉垂虹”调整为“玉泉流虹”,到了乾隆时期,虽然“乾老”对众位大神尊敬有加,但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土木建设,大神龙王对水的配给再一次调整,关掉了“玉泉流虹”改“趵突”了。以后的岁月里常会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一个老头领着一个小姑娘遛弯,有时小姑娘跑到井边玩耍,而后。。。
八宝山为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一座孤立的山丘,位于海淀的西南,高约130米,山势平缓,灵性颇高,因附近出产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沙石八种建筑材料,因此被称为“八宝山”早在元朝达官贵人就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建房子盖庙的,到了明朝永乐年间还在此修墓建寺的,后改为护国寺,这么个风水宝地没水不行啊,老早就挖了一口18米深的井,好家伙那泉水从井底咕嘟,咕嘟的冒,从那以后几百年来甘甜的井水一直没断过,滋润着八宝山地区,无论多么干旱的年月,这井水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水,随用随有,天实在太旱了,周围的井都没水了,这井还咕嘟,咕嘟的冒呢,周围十里八村的都来这井打水,大家心里默念着挖井人的名字,感谢他为大家挖了一口甜水井,造福子子孙孙。
1950年八宝山改为了“革命公墓”,这井也按上了新装备,先是水车,后是抽水泵,电钮一按,甘甜的井水哗哗的更冲了。一猛子就到了1976年1月11日还是从来没有间断过。大家知道这一天可不是平凡的一天,一位神级的大人物将会在这里走完他辉煌一生的最后一天,全城都轰动了,八宝山的领导更不怠慢,老早就准备好了一切,什么人员安排,设备换新,反正就是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怀着沉痛的心情默默的工作着。突然八宝山的领导“李兆诚”接到报告,井里没水了!那还了得?今天是多么重大的日子,水没了那就是几乎什么都干不成了。领导心细啊赶忙拧开水龙头,真的,一滴水也没出来。于是急召电工“肖义”看看是否电路或水泵的问题,满头是汗的肖义反复拉动电闸,只听水泵嗷嗷的叫就是不见水出来。主任忙说:难道管子堵了?哎呀呀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能堵管子呢?快,快准备家伙,就是挑水也要把水供上。呼啦抄,人们四散而去找水桶的,拿扁担的,好肖义拿起一块石头扔进了井里,侧耳细听,没听见。又搬来一块大石头,扔了下去,仍然没听见石头落水的声音。 主任也是一惊:“啊,没水?,一定是泉眼堵了,下井给我挖,你今天就是挖井人了,这水就指着你了”。肖义第一个下了井,井下黑咕隆咚的手电筒都不管用,估摸着快到井底了,拿脚在下面划拉,看看是水还是泥?结果什么都没有,除了四周很潮的气味外,井底是哗啦啦的沙子。井口得到消息,新的命令又颁布了,抱水桶来的,又跑回去换铁锹,扛扁担来的,又去找洋镐,一通的紧张忙碌,几个人呼噜呼噜都下到了井底,抡圆了要挖的时候,猛然发现井底,大家的脚下有几个碗口粗细的黑窟窿,耳朵贴在上面,隐约听到低沉的呻吟声。。。从那天起这口井再没有出过一滴水。
2010年的时候海淀屯佃村,居住人口近7000人,村里打了两口很深的井,有一天一个老头儿从这经过,向下看了看井,顿了顿走了,第二天井就不出水了,不久后人们吃水就有点困难了,赶快抢修吧,结果据说井还塌了,这事沸沸扬扬闹了小一年,记者都惊动了,后来好像又打了一口更深的井。
前几年小留流牵着松鼠遛弯的时候,在小店不远看到一座巨大的钢铁家伙,由衷的感叹:真是吃水不要忘了挖井人,现在铁锹和洋镐挖井已经不行了,只有靠这巨大的“铁人”了,看这身量和这体格就知道这井浅不了,后来井的主人说这温热的泉水来自与地下3000米的龙宫,水里富含钾,钠,钙,铵,硫,鎂等大量的有益于人的物质,这水是牛的不能再牛的了。。。想想龙女儿也怪可怜的,退缩到那么深的地下去了,早上一睁眼,闺房里又插进一根管子抽水来了,但不知龙王怎么个想法?
2019年4月11日星期四 小留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