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校长说 | 人性与教育(二十七)
十一、儿童自述(6~12岁)
(14)
小学母语(1)
母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
曾经甚嚣尘上,
但最终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真正得到解决,
桌面以下,正在并且必将长久流行的
无非是掩耳盗铃的把戏!
我的判断标准再简单不过了:
如果你们不懂“我”(生长着的儿童),
所有的“解决”无非是绕道而行;
如果你们真正懂“我”,
无需刻意,所有的问题
都将在岁月中迎刃而解!
最初,我凭借我的先天本能——
注视、抓握和吮吸,以及很快就得以协调的
各种综合感知能力进行“阅读”和“写作”!
从摇篮到玩具屋再到广阔的自然世界,
我贪婪地阅读着;
从妈妈的微笑到抚摸再到她充满爱怜与期待的呼唤,
我贪婪地阅读着;
从姥姥的摇篮曲到她讲述的一个又一个美妙的故事,
我贪婪地阅读着;
从我渴望解决温饱的哭声到希望安全舒适之拥抱的烦躁,
我尽情地“写”着(最初的表达可以视为广义的“写”);
从咿呀学语到各种模仿性游戏,
我尽情地“写”着;
从各种涂鸦到游戏活动中的“大段独白”,
我尽情的“写”着;
……
这一切几乎是同步发生着的,
我只有读得足够丰富,
才能写得足够精彩!
请千万不要以任何理由,
让我像“狼孩”一样生活,
极端贫瘠的环境,
可能会彻底掐断我的读写通道,
从而真正让我“输在了起跑线上”,
岂不悲哉!
我现在终于六岁啦,
与过去的六年相比,
我的生命显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我不再只是被动的感受世界,
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混沌浪漫的游戏:
我有了逐步清醒且独立的意识,
我更愿意通过探索性游戏,
去表达和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请你给我提供海量的绘本,
起步阶段,精美的图画尽量多一点,
因为我认识的汉字暂时还不够多,
所以当你没空读给我听的时候,
我完全可以自己读——
我阅读画面的能力超乎你们的想象,
几乎不需要一个字,
我也完全可以读懂一个故事的全部秘密!
绘本的汉字当然可以逐步增多,
但千万不要逼着我用“指读”的方式阅读绘本,
那些带拼音的绘本简直就是“垃圾”,
我之所以酷爱阅读,
并不是一个个单独的汉字
更不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字母
对我有什么吸引力,
而是整本书所言说的故事对我具有足够大的魔力,
是的,我喜欢的是故事,故事,故事,
而绝不是一个个对我毫无意义的抽象符号!
不过,我当然也知道认识汉字的重要性,
所以,在学习正规的教科书时,
请你及时运用“字源识字法”帮助我吧,
当抽象的汉字符号还原为一幅幅极具画面感的“甲骨文”时,
我完全可以通过“画面”迅速抓住它们的意义!
如果你能准确掌握我的阅读节奏,
根据我在浪漫阅读中与不同汉字已经打过照面的“频率”——
也就是说,最好在教我精确认识一个汉字之前,
能够确保我在绘本阅读中已经与它相遇了几十次以上;
而在日常 生活中,通过声音,
也已经跟它“相遇过”百次以上;
同时在课堂学习活动中,
再灵活运用“随文识字”的策略,
我想我用不了一年的时间,
就基本能够掌握常见的“造字法”了!
当我与“日、月、口”这样的“象形字”成了朋友时,
我就会思考:自然万物那么多,
不能全部都用“画画”来表示啊!
于是,我就非常乐意接纳
诸如“本、末、寸”这样的“指事字”,
以及诸如“相、酒、鸣”这样
由两个象形符号构成的“会意字”,
全都会成为我的新朋友!
慢慢的,我会进一步体会到:
有些对象如果用“画画”表示就太复杂太不方便了,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
我突然意识到表示意义的“符号”与“声音”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
于是,我就可以创造诸如“淋、种、桃”这样的“形声字”了!
而且,我还发现汉字的音调与我的“情绪”好像也有联系,
放在一篇有趣的文章中,
我总是能够通过声音的跌宕起伏、短促绵长,
来表达我对故事意义的理解和领会,
以及因为理解而自然带来的情绪情感的微妙变化!
伴随着海量阅读和精确字源识字,
我也享受着创作带来的乐趣!
最初,虽然我会写的字还不多,
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
我会通过“画画”的方式创作绘本啊!
从单幅画面到长长的绘本书,
从我们合作玩一场游戏——我口述、你配字,
到我自己为每一幅画面配一行稚拙可爱的儿童诗——
暂时不会写的字画个圈就好啦,
我渴望创作的是一个整体性的有趣好玩的故事,
怎么能够被一两个暂时不会写的字煞了风景呢?!
伴随着你满心欢喜的欣赏和期待,
我的作品不仅画面越发丰富、灵动,
而且我也越来越体会到
直接运用汉字进行创作的乐趣!
当然,我也明白,
除非我内在的情感和思想越来越丰富深刻,
否则,我的创作就有可能长期停留在
看上去光鲜亮丽的样子!
所以,请你引导我,
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
也能持续共读一些非常经典的童书吧,
比如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
不仅故事本身丰富有趣,
而且“主人公”的命运也是波澜起伏,
让我们全班一起分角色朗读吧,
在用声音和情感表达我们对角色的理解时,
“自居作用”就会在无意识中悄然发生!
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分享有意思的话题:
丑小鸭为什么能够成为白天鹅呢?
是呀,它的“出身”不好,
从小受到歧视,
后来又不停的遭遇困难和挫折,
好几次都差一点丢了小命……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
在讨论中,我很快就会明白:
它偶然中受到了白天鹅的召唤,于是,
它内心深处潜藏着炽热的成为白天鹅的渴望与梦想!
进一步,我们可能还会追问:
我自己是个“天鹅蛋”吗?
我能成为“白天鹅”吗?
是的,只要我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就是一颗高贵的“天鹅蛋”(而绝不是“鸡蛋”)!
而明天(或未来)那个“更好的自己”
不就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白天鹅”吗?!
然后,我们竞选角色,
在短短的排练期间,我们
与美术老师一起制作最精美的道具和服装,
与舞蹈老师一起创作恰到好处的舞蹈,
与音乐老师一起创作特别的主题曲……
选个吉日,请爸爸妈妈盛装出席,
在盛大而朴素的舞台上,
上演独属于我们的《丑小鸭》!
我用整个生命在演出,
我的生命也在演出中得以滋养和超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