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清楚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观点并不 容易,总需要一定前提条件。那怕是最浅显的道理?比如生死,如果不设置前提条件,你都不能确定生好还是死好?真的会有人生不如死,死里逃生,死而后生等等例外……
——遗憾的是,总有些人不看前提条件和你争论不休,……
——对于慕言观点,“文学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如果谁想用文学来粉饰现实,如果用文学来赞美某一个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很值得怀疑的”,我第一次听到这话就知道他把话说的太过绝对了!任何道理都不能绝对化,正如他自己所言,这是一种偏见。尤其是在这件事上……
——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包括莫言)都知道,艺术总是为人服务的,艺术存在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艺术没有国界,科学没有国界是伪命题。人民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为大众服务的。比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但这与他的作品扯不上关系,仅仅只是这句话,只是没有设置前提条件,只是说的太过绝对。如果多少有个前提?如果多少留点余地?这个观点原本可以成为经典。事实上,莫言确实有很多观点成了名言警句……
——果然,问题很快就被司马南说了出来,文学,当然可以针砭时弊,但也可以歌颂时代,赞美英雄。不能说绝对不能唱赞歌?
——接着,就有了莫言粉丝对司马南的质疑,他们之间的辩论结果可想而知,原因还是需要前提条件,需要有逻辑。那位忠实粉丝也是忘记了这一点……
——我读过莫言的大部分作品,包括他自己认为获奖最关键的《生死疲劳》,他很会讲故事,语言也很丰富,情节也足够离奇。但要说主题?很不容易看出来。不要说我不懂?因为文学就是写给大众的,如果大众看不懂那就是尖端艺术,那就是少数人的东西……
——再就是,对诺奖这个东西,也不必过份迷信,包括所谓国外,所谓国际的任何奖项都一样,谁在评?怎么评?几千万人喜欢反对就是国际标准?十四亿人喜欢反对就可以忽略不计?还是要看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