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有人都很忙,所有人都有很多想法,所有人都很碎片化,所有人都很有效率,因为可以随时电话和网络联系,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什么成就。原因在于我们都被外面的东西牵引了,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日渐萎缩,甚至崩塌。于是,诞生了各种焦虑。
80后作家周冲的文章中有一段话:当你的时间不再用于深度学习,当你的注意力被他人瓜分,当你只看综艺与电视剧,当你在群体中待的时间越来越长,当你的执行力越来越差,当你评价他人的次数越来越多,当你的抱怨越来越频繁,当你回想往事的频率越来越高……毁灭就己经发生了。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加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交和娱乐软件正在飞速地强化我们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度,并拉高我们的敏感度,让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因为我们总是在期待着下一个引爆眼球的新奇事物直接以视频或图像呈现在我们眼前,填充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被工业技术“喂食”的感觉中,慢慢地惰于思考,慢慢地没有耐心去读一篇长文或者书籍,慢慢地变得急于求成,慢慢地丢掉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德尔斐神庙上苏格拉底的一句箴言。我们很多时候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对着镜子,有时都会升起难以名状的陌生感。我是谁?我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认为人生有两件事很重要,第一,知道这一辈子什么事情是自己最爱的;第二,知道什么是自己非要不可的。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就可以制身一处,然后制心一处,获得身心安顿。
认识自己,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你才会安住在当下,不懊悔过去,不焦虑未来,也才有可能遇到一种全然喜悦的生命状态。然而,世间的选择,永远都会给努力的人以入口,也永远都会给想离开的人以岀口,只是你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认识自己,做自己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越早,我们付出的代价会越小。
写简书就是我在认识自己,做自己的历程中的意外收获。曾经对自己最大的不满之一就是无法写出一大段话,有一种生命枯竭的感觉。当和自己再次重逢时,生命又开始重新散发出芳香和活力。当有想做又能做的事时,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去做,在做事途中遇到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能激发心中的美好,生命变得鲜活起来。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前提是这个活着的目标是自己热爱的,心甘情愿的选择。
认识自己,做自己,你会不断遇见未知的、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