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墙
转过政府大门前的花圃,折返往回再往右转,走上约一公里左右的坡道,即可看到玄武湖畔高大的城墙和城墙门楼上的“解放门”三个大字。坡道骑行相当吃力,而且速度也慢,我和妻子便将脚踏车停在路边,徒步走上缓坡。行不多远,途经一座古刹,正立在马路对面,名曰“古鸡鸣寺”。寺内香火旺盛,游人众多,拍照留影、敬香拜佛者更甚。妻子问我要不要进去看看,我还是想去登城墙观玄武湖,因此,我们驻足寺前观看片刻便继续往玄武门方向走去。
玄武门西侧有一段长长的青砖坡道,由此缓坡而上即可登上城墙,坡道入口处就是明城墙景区售票处,门票30元每人,到还不算太贵,可是开放时间至下午17时关门,此时距关门时间不足30分钟。这次我和妻子观点一致,都不愿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登城墙,匆匆而上又匆匆而下,定不能感受到这600多年古城墙的风味。据说明城墙上是拍摄玄武湖和鸡鸣寺的绝佳位置,往往是一位难求,但不管怎样,也只能对其说声抱歉,对自己说声遗憾了,只有下次来时再领略它的雄伟和风韵吧。
我们从明城墙景区入口折返,过解放门进入玄武湖。解放门为单拱混凝土门,位于玄武门与太平门之间。该段明城墙是南京城现存最长、最完整、最高大的一段城墙,垛口至城外地面的高度普遍在20至25米左右。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多次派轰战机和侦察机侵犯我国海上领空,为防空疏散需要及方便这段城墙内外交通,南京市政府决定在北极阁城墙打开缺口,开辟新城门。工程于1951年12月设计动工,1952年6月12日竣工,初名“台城城门”,后改“解放门”。远观解放门,像一个巨大的活塞将断开的城墙重新连接,虽然与青砖城墙质感不同,但看上去也毫无违和感,但被打开的历史伤痕再也无法愈合,这就当我们对那段艰难岁月的追忆吧。如今站在解放门下,古今在城门上交汇,时光与远方相连,伸向远处的是美好和光明的未来。
反身去看矗立在湖畔的城墙,高大雄伟,城墙上悬挂的红灯笼,似是守城的将士。白天的城墙比晚上的要看的真切,但相比中华门,玄武湖畔的城墙显然是修葺过的,多是新亮整洁,少有历史沧桑,只是城砖上的铭文还在竭力昭示人们这是历经600多年的古迹。灰色高大的城墙坐落在茂密的树木之中,从下昂头望去,城墙隐隐约约向两边延伸,向东伸向紫金山,向西伸进南京城,蜿蜒秀丽,犹如温良的母亲怀抱襁褓中的孩童,又不失江南女子的婀娜多姿。沧桑的明城墙与墙外秀美的玄武湖和墙内古色古香的鸡鸣寺在玄武门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筑成一幅水墨历史画卷,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