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那么词为何在南北宋时代兴盛起来呢?
在听戴建业老师的《高能宋词课》里,诠释了这一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很有意思。
第一方面,是文人的胜负欲。
对宋代文人来说,唐诗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不论是写作题材,还是风格特色,抑或是表现手法,唐诗几乎全部涵盖。有这样一位巨峰屹立在前,宋代诗歌很难再有所突破。
珠玉在前,宋代人既难以逾越,也倍感压力。对于这些满腹经纶的才子而言,他们是有文学野心的,渴望开辟自己的文学版图。
既然正面“硬刚”行不通,那不如弯道超车,看看别处有没有机会。宋人环顾四周,就发现了尚未开垦处女地,就是词。
第二个方面,是宋人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趣味。
宋代不像唐代那样开疆扩土,社会生活也不似唐代那样波澜壮阔,文人也很少有唐人那般的金戈铁马、豪迈激昂。
宋代的社会生活不是外拓型的,而是内敛的、精致的、有限的、繁复的。
不同于唐人的昂扬自信、豪情万丈,宋人敏感细腻、理性内敛,有着极其雅致的审美趣味、极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极其渊博的书本知识,但同时因为军事孱弱、外忧内患,宋人又呈现出一种焦虑和幻灭的心理,情感世界更加细腻和敏感。
恰巧,词这种文件,最能满足宋人的情感需求,也最能吻合宋人的审美趣味,它娓娓道来,长吁短叹,述说着心事,描绘着心声。
这样的词风与宋代文士风,两者是一拍即合。
第三个方面,是宋代繁荣的商业文化。
宋代经济高度繁荣,城市文明高度发展,一些大都市也随之形成。
最重要的是,宋代不像唐代那样,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这就使得宋朝的那些大都市,夜生活极其丰富,甚至整夜都灯火通明。
我们试想一下,像汴京城这样有着上百万人的大都市,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影院,又没有电视机,更没有手机,上百万人聚集在一起,长夜漫漫 ,得找点乐子。
难怪戴建业老师说,词是上天专为宋人准备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