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少儿期从家里走向学校,青年时期又从学校走向社会。前部分是读书学习,为后面的人生做铺垫;后部分一方面为了养活自己和家庭,一方面是为社会提供服务。体力劳动也好,脑力劳动也罢,本质上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时期。退休呢,从社会重新回归家庭。
这时,人生已经走过了大半,剩余时光不多了。退休后虽说是颐养天年,可这所余天年怎么个颐养法,也有些讲究。人各有异,情趣爱好不同,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农村许多老人,年过七旬仍然坚持田间劳作,城里有些颇有建树的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退休后依旧研究课题笔耕不辍。
而大多数人选择养生保健,或旅游、或音乐舞蹈、或琴棋书画,倒也其乐融融。当然,热衷于方城之战者也不少,这个我不太主张。不是怕输点小钱,那种一坐半天,对健康不利,不适宜老人所为。
我退休之后,应县报主编之邀,做了三年第四版编缉。县报撤销后(现又恢复),孙子孙女小升初,择校苏中地区泰州姜堰。儿子跟我商议,能否前去陪读六年。我喜不自禁,平生不爱社交往来,除了读点书别无爱好,正愁时间不好打发,能帮孩子们的忙最好不过。社会不要我了,人生已无价值,现在孩子需要,在家里尚可发挥余热,岂不美哉。
于是和老伴一道在姜堰租房陪孙子孙女读完初高中。陪读期间,儿子怕我们寂寞,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还特意买了一个苹果APP。六年间,除了照应两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和身心健康,我利用APP读了一些电子书,纸书眼睛是看不清了,电子书字体可以放大。所读之书诸如《曾国藩传》、《红顶商人胡雪岩》、《邱吉尔传》、《拿破仑传》,以及《古罗马帝国衰亡史》和《大英帝国简史》等等。当然,也把中国谍战剧看了个遍。
孙子孙女上大学后,我们又回归家里。每日晨起晚睡三餐饭,百无聊赖。儿子很孝顺,看出端倪,提出一个中肯的建议,希望我们学书法,没事练练字。将笔墨纸砚包括毛毡一起买来,那是二0一四年的春天。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临帖练习书法,先写柳公权的,后改学欧阳询的,接下来是号称中国欧体第一人田英章的,均以楷书为主,直至今日,四年有余 ,每日坚持不少于200字,作为硬任务。
上个月读了当代哲学家周国平的论教育和王小波的作品,突然对哲学产生兴趣,下载了《西方哲学经典》,遵照周先生的意见,经典著作深奥难懂也必须读下去,读多了自有所得,于是便每日坚持读一点。
最感兴趣的依然是周氏作品,下载几本,慢慢读。感觉是别开洞天,认识到自己几乎是个文盲,什么知识都没有,必须从头开始。这个月7号,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微信上看到一个小程序,打开见到《简书》。出于好奇,下载注册登陆,原来是创作平台,稍一浏览,发现许多作品很有水平,于是决定,其中必须加上一个“我”。
几十年的人生,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经历还算丰富。初高中期间挨过饿受过冻,文革时期当过造反派,知青上山下乡当过农民,改革高考上过大学,然后是做教师,进机关。饱尝人间冷暖,阅尽社会百态,对一些问题有所思考,可惜将与何人说?有了《简书》,可为我余下的生命时光添色。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富有,也很年轻,这是从来没有的感觉,心情特爽。退休生活真不错,做了自己想做的自己。
二0一八年八月二日于家中~香山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