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年轻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相比于老一代他们的关注点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年轻的父母相比于物质,更多的父母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好事,但是也有一些家长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过于强调了保护孩子,而忽视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的给予一些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也就是培养孩子的耐压性。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有一些“小皇帝,”“小公主”做派。
大圣小朋友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但是我发现他不能容忍老师对他的一点批评。或者如果好几个人表现得都很好,而老师表扬他稍晚一些,他就会流露出非常失望的表情。稍不如意就会皱眉头生气。
我分析了原因。
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4到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的注意"我的观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风,所以4到5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来进行选取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思考别人。
2、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他的妈妈太过于在意他的情绪,总是害怕他受到伤害,总是顺着他的意愿,给孩子造成了一种凡事以自己为中心的感觉.
3、孩子平常的表现比较好,收到的关注关爱比较多,已经习惯了站在舞台的中央,享受大家的掌声。
为了改掉大圣动不动就生气的毛病,培养他坚强,坚韧的品格我做了以下尝试
1, 培养他学会等待
我会在班级里对小朋友们再三的强调,如果你有什么事情,要轻轻地走到老师的跟前,轻轻地告诉老师,而不是在你的座位隔着很多人大声的呼喊老师。如果你到老师的跟前,老师正在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或者有别的事情,你要耐心的等老师处理完,再说话,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抢着说。
2, 用平等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创造出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问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忙就应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忙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厌恶你,不愿帮忙你。
3, 我们还透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
4,然后,要在一日活动中时刻持续高度的敏感性,随时引导幼儿的情绪。如果发现幼儿有生气的苗头,会及时的去鼓励他战胜这种情绪。
而且我会故意大声对别人说:“大圣才不会生气呢,你们都不了解大圣,你们看,大圣正在认真的xxxx”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大圣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爱生气的不良习惯,而且能正确的看待和对待老师的批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