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以紧接着上节课青蛙跳远比赛揭示课题的,两只青蛙跳远,学生能说出一号青蛙跳得远,提问:“一号青蛙远多少?能不能用数字来表示?”有的小朋友迅速反应“能,用尺子测量”,有的小朋友脸上是疑问“嗯?怎么能用数字呢?”然后揭示课题:“有的小朋友说用尺子来测量,其实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测量工具,今天我们一起用手来测量”。他们知道手能测量,大部分小朋友觉得很神奇。
一、自己用手来测量
先介绍科学书的长和宽,让小朋友自己用手来测科学书的长,你会怎么测?同桌之间讨论一分钟。
有的小朋友会用小臂、用整个手掌、用一根手指的,在这个基础上告诉他们:“周老师教大家一种测量方法,小手拿出来,伸开,然后其他四个手指闭合,大拇指到中指最大距离就是一拃。”
读,比“拃”,确认同学们都会比“拃”。
二、初识“拃”,用拃测量科学书的长。
在这个环节分别请同学来测量,分析怎么准确测量:①首尾相连②连成直线③确认起点和终点。
三、用“拃”测量桌子的长
先预测再实验确认,你们的预测对不对。
四、用“拃”测量桌子的高
先提问,“现在周老师想知道桌子的高有几拃,但是周老师不想弯着腰去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把桌子的高拿到桌面上测?”
请出上节课的神秘朋友纸带。
先请一位同学上来使用纸带,发现一个同学不够,再请一个同学上来帮忙按住纸带的一端,然后发现还是不够,再请一个同学上来做标记剪下纸带;纸带剪下来了,纸带的长就是桌子的高,发现还需要一个小朋友来测量,所以就一人按住纸带一端,一人按住纸带另一段,然后一个人测量,一个人做标记,其他同学观察,这样完成测量的示范。
再全班分小组进行测量,最后每个组的测量结果贴在黑板上,读数据,发现不同小组测量结果一样,为什么?小朋友回答得出来因为每个人的手指不一样长。
反思:①整节课有很多细节没有做好,比如给小朋友解释桌子的高是哪里到哪里,没有解释到位,就示范的时候让他们看,没有说高是那里,有个别组去测桌脚斜着的那根柱子,我看见纠正他们了。
②要强调首尾相连,测高度每一拃会有标记他们会首尾相连,但是最开始测桌子的长时候,只是示范大拇指收回来靠近中指,中指伸出去就是第二拃,但是实际测量很多小朋友不会,这里没有关注到学生观,应该他们测的时候做标记更加直观。
③课堂的深度不到位,最后总结不同小组数据不一样,为什么?小朋友回答了因为每个人手指长度不一样,我就停留到这里了。感觉课堂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