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是个女人。
是个比她丈夫还要大12岁的女人。
还是和比她小12岁的丈夫有了两个儿子的女人。
也是和小她十二岁的丈夫有着已八岁的小儿子的女人。
人喜欢在背后喜欢嚼他人“舌根”,比如金毛这个绰号,就是因为她头发染成金黄色而被“冠名”的。
生活中人们的偏见无处不在,隐形的有色眼镜也无处不在。
她与她丈夫年龄间的差距,也是一群闲极无聊之徒茶余饭后的“谈资”。
或许有这部分缘故,金毛很少参加老妈的“姊妹群”群体活动。
十次活动,九次缺席,久而久之她又被烙上“高冷”、“不合群”、“瞧不起平头老百姓”的标签。
三人成虎,架不住身边那么多“小姊妹”的“风评”,老妈和金毛也仅是维持在“点头之交”的同乡关系。
老妈住院第二天一大早,金毛提着本处最难排队的粥店买的粥以及一大堆水果来到病房探视。
随即陪老妈聊两三个小时,直至老妈“姊妹群”的人来了,才借故遁去。
老妈实在“过意不去”,金毛却道了句:“不必谢,我们可是老乡呀。”
其实所谓老乡,不过一个是阳朔的,另一个是贺州的。
唯一的“老乡”来源,只有“广西省”这么一个大大的地域概念。
所谓“人情世故”,就是有时候有些事情哪怕有点麻烦有点不情不愿,我也得“做做样子”摆个姿态。
哪怕我知道你只是做做样子摆个姿态,我也不戳破。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我们心照不宣。
所以探病这些事儿,除非求人办事,除非有利益瓜葛,往往无非人到了,水果到了,便作“人情到了”。
金毛不。
老妈入院第四天中午,金毛提前俩小时告知老妈,说给她熬了个“鱼汤”——广西那边的方子,对伤口愈合有好处(估计和“生鱼汤”差不多。)
又陪着老妈唠了两三个小时……
我们一家子都愣了。
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来了第二轮。
今儿见释迦果熟了带给老妈。
老妈以为我买的。
我反问:“这不是你上次让我带回家的吗?”
原来是金毛第一次探视时带来的水果。
我妈最近很爱吃此水果。
金毛一下子“悄悄咪咪”带了十个过来。
另外一对母女,老妈不想她们劳碌(她们家刚经历了些变故且那阿姨也刚大病初愈),便未曾告知住院信息。
该母女一路“摸过来”找到了老妈……
最近两个月,从《明朝那些事儿》看到《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再看到《兄弟》《牛棚杂记》,加之跑医保局跑交警队跑市政综合办,发现这差不多一千年的历史,社情、世态、人性其实就是换着另一套皮囊如出一辙。
有尸位素餐,也会有精忠报国。
有尔虞我诈,也会有抵足谈心。
有忘恩负义,也会有饮水思源。
后来,我开始相信能量守恒。
有人忘记你,也会有人记住你。
有人伤害你,也会有人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