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任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其母亲为长孙皇后,因为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和嫡次子李泰相继被废,原本不被人看好的李治才脱颖而出,被李世民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在位34年。
历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因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亲李世民,在他后面则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则天和开创盛世的孙子李隆基,李治夹在这些猛人中间,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软善良,懦弱无能。但是,真相果然如此吗?
真实的李治其实是一名工于心计、大胆、心狠手辣、治国能力不错的一位皇帝。只是由于大唐差点葬送在他手里,所以他被史书抹黑了。他坑完亲哥哥又坑亲舅舅,并且在他统治下唐朝的疆域最大,人才辈出,试想一个昏庸无能、懦弱善良的人怎能做到?
精彩的夺嫡战。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这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第二子李泰,因为聪明能干而深得李世民的欢心,李世民有意立李泰为太子。但是李泰被巨大的优势冲昏了头,过于高调,加上李治的落井下石和长孙无忌力挺李治,最后李治取代李泰,被李世民立为太子。
李承乾被废后,他对李世民说:“臣贵为太子,更何所求?但为泰所图,特与朝臣谋自安之道。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之事。今若以泰为太子,所谓落其度内。”李承乾的这番话,引起了李世民的警觉。而李治也在关键时刻不显山露水地摆了哥哥李泰一道,从而使李世民彻底打消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
汉王李元昌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而李治和李元昌关系很好,于是李泰恐吓李治,希望以此逼李治退出太子的争夺。李治因此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李世民看出他神色不对就问他原因,李治据实禀告。李世民听了对李泰彻底死心,在长孙无忌的支持下,李世民于是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历史的记载好像如此平淡无奇,李泰咄咄逼人,李治无欲无求最后反而被立为太子。但是拨开表面的迷雾,其实此事并不简单。长孙无忌在立太子的事情上坚定的站在李治这边,成为李治最后黑马胜出的关键。而在古代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如果站错队伍,后果很严重。
远的例子有胡亥夺位后,逼死了不支持自己的蒙恬。近的像隋炀帝杨广夺位时遭到隋文帝的重臣高颎的反对,等到隋炀帝登基后就借机杀了高颎。
长孙无忌作为一名高明的政客,不可能无条件支持李治,他肯定会暗地里先和李治谈好条件,苟富贵,勿相忘。所以才有李世民要立李泰为太子而遭到长孙无忌强烈反对的一幕。而李治向李世民告状说李泰恐吓自己,这种事只有两个当事人知道,根本就无从考证,很难说这是否是李治得了高人指点,故意栽赃李泰,而指点李治的幕后高人很可能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这场夺嫡战中坚决支持李治是有私心的,一是李治年轻看起来软弱好控制,拥立李治方便自己以后专权。二是长孙无忌应该和李治在私下达成共识,长孙无忌帮李治谋夺太子之位,事成之后共享荣华富贵。只有如此才能解释在这场夺嫡之战中长孙无忌义无反顾的支持李治。
这场夺嫡战李泰就像西洋拳手,一上来就是一顿快拳虎虎生风,看似威力无穷,但是很快后劲不足,而李治则像一名高明的太极宗师,看似动作软弱无力,其实在等待对手露出破绽然后给予致命一击,最后,高明的太极宗师打败了西洋拳手。
坑完亲哥哥的李治消停了几年,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李世民病入膏肓。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身边尽力服侍他。而已经被立为太子的李治也要经常进宫看望父亲李世民。李治和武则天居然在李世民病入膏肓的时候互生好感、暗生情愫。
在父亲病危时给父亲戴绿帽子,李治给人的所谓“仁孝”的印象不过是伪装而已。古代最重视忠孝,敢于给父亲戴绿帽的人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曹丕在曹操死后,接手曹操所有的姬妾,被其母卞太后大骂其不如猪狗!曹丕也确实心狠手辣,上台后就迫不及待想逼死弟弟曹植,只是由于曹植才华横溢写了《七步诗》加上母亲卞太后的保护,曹植才免遭曹丕毒手。
唐末军阀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是个纨绔子弟,因为与刘仁恭的小妾偷情被刘仁恭痛打一顿后断绝父子关系。刘守光不思悔改,居然找机会发动兵变囚禁了老爸刘仁恭。由此可见,在万恶的封建社会,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给老爹戴绿帽的人,都是胆大心黑之人。李治身为太子本身不缺女人,他却敢在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就送绿帽给父亲,可见李治绝非胆小懦弱的人。
在坑完亲爹和亲哥哥后,李治的坑亲人之路还没停止。他要完成人生中最扬眉吐气的一次坑人行动。这次他的打击目标是曾经为自己谋夺太子之位出力最多的舅舅长孙无忌。
唐太宗病逝后,李治顺利接班。但是李治在登基的前几年过得很不顺心,因为他这个皇帝形同虚设,朝廷大小事务都由长孙无忌拍板决定。长孙无忌执政没多久就炮制出房遗爱谋反案,将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薛万彻、李治的哥哥吴王李恪等人杀害。李治为李恪求情希望长孙无忌对他网开一面,也被长孙无忌无情的拒绝了。江夏王李道宗因与长孙无忌不和被流放岭南。朝廷里反对长孙无忌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大多被诬陷致死或者被排挤出中央政权。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长孙无忌上奏李治,要求立陈王李忠为太子,这下彻底激怒了李治。
自己贵为皇帝,却连自己的兄弟的性命都不能保住,现在连自己的继承人也要由长孙无忌来决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天子?不甘心被人操控的李治决定必须挑战长孙无忌,收回属于自己的权利!
这并不是容易的事,长孙无忌专权多年,在朝廷打击异己,安插亲信,满朝大臣大多是长孙无忌的死党。于是,李治决定寻找突破口,他决定废掉长孙无忌支持的王皇后,立自己喜欢的武则天为皇后。这次立后之争,绝对不仅仅是争夺皇后之位,背后隐藏的是李治代表的皇权与长孙无忌的相权之间的争夺,是对谁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的试金石!
长孙无忌一党不出所料地强烈反对李治更换皇后。这时,一个小人物帮助李治打开了局面,长孙无忌拟好诏书,准备将中书舍人李义府贬黜到外地。李义府的好友王德俭对李义府说:“皇帝欲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宰相不同意,所以尚未正式提出。你若能推助此事,定可转祸为福。”李义府决定破釜沉舟,采用王德俭的计策,他连夜上书朝廷,请求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李治夫妇喜出望外,将李义府升官为中书侍郎,许敬宗、王德俭等失意的官僚表态支持李治。
但上层官僚几乎都听命于长孙无忌,李治多次开会讨论,都被众臣驳回立武则天为后的要求。这时候李治决定另外寻找突破口,他找到重臣英国公李勣,询问李勣的意见。李勣很巧妙地回答:这是陛下的家事,不需要问外人。”’李勣这番话其实是表达了对李治的支持。李勣是司空兼兵部尚书,手握兵权,是追随李世民打天下的重臣,在当时是唯一可以和长孙无忌抗衡的元老级人物,有了李勣的支持,李治终于打赢了这场立后之战!
李治废掉了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并乘机把长孙无忌一派的势力排挤出京城。长孙无忌本人也被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即便如此,李治还是没有放过长孙无忌,李治授意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并且借此逼长孙无忌自杀。
李治这次的翻身战,打得精彩绝伦,他在出于劣势的情况下,以退为进,以改立皇后为突破口,其实是暗有深意的。如果长孙无忌同意了李治的要求,就代表着长孙无忌向李治臣服,长孙无忌再也不是说什么都算数的人,李治也可以借此收权。如果长孙无忌不同意改立皇后,就想法彻底把他打垮。
李治铲除长孙无忌的手段,确实让人拍案叫绝,他争取朝中长孙无忌的反对势力,特别是争取到李勣的支持,从而一举将长孙无忌一党彻底瓦解,收回了权力。如此高深的心计,怎么是懦弱仁孝的人能做得到的?
看完李治高明的三连坑,我们知道其实李治并不是懦弱无能之辈,我们再看看他的功绩,就知道其实这个皇帝不一般。他派名将李勣率军灭掉了高丽。高丽国力强大,连唐太宗亲征都铩羽而归。到了李治时期,大唐终于彻底灭掉了高丽。除了灭掉高丽这个百年强敌外,李治还派大将苏定方还灭掉了西突厥。唐朝版图在李治时达到了顶峰。李治在位时,唐朝国土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
李治知人善任,提拔了大批优秀人才,他统治时期得到重用的著名文臣有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魏元忠等,武将则有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高侃、程务挺、黑齿常之等。李治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帝王,他为后来李隆基开创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皇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