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一本觉得还挺有点意思的书《浅薄: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这本书并不是一本那么有趣的书,作者做了大量的科学调研为我们陈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逐渐成为了互联网的奴隶。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效率,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越来越难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件事情。信息的洪流总是在不经意间打断我们的思绪,我们很难去进行一次深度阅读,很难集中精神去思考、反省。我们也逐渐地适应了这种生活,会不自觉的过一小会儿去检查一下讯息,看看是否有新的邮件,社交平台上是否有新的内容等等,或许我们也曾为此感到过痛苦,但似乎已经无法自拔。
这是谁的错?互联网还是自己,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其实蛮难的。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生物学、神经学等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人之所以能进化为人,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会使用工具,然而工具也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祖先日出耕作打猎,日落回家。有了钟表之后,人们第一次有了时间观,逐渐地懂得了时间管理,明白了时间是可以度量的。工具带给了人新的思考方式,从而改变我们的认知。我们之所以能够被改变,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重塑的,并且它也一直在被重塑。我们的大脑皮层是分区域工作的,错综复杂的神经通路负责响应接受到的一个个信号。而大脑的工作遵循“忙着生存”的定理,经常锻炼到得区域会不断得得到强化,神经回路会越来越发达。已经建立的神经通路也是可以改变的,就比如作者发现有失去左手的儿童,在才失去的那几天,触摸他别的地方,他会觉得有人在碰他的左手指尖,过了几天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在刚开始的那几天,他大脑的神经通路映射发生了混乱,随着不断进行重新链接,生成了新的映射图谱。
既然大脑有能被重塑的潜力,也就不难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变得无法集中精神了。互联网的发展符合工业主义,其伦理规范就是速度至上、效率为王。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的时间被切成一个个片段,让我们得以在多任务处理中变得游刃有余,它鼓励我们蜻蜓点水一般从多个信息来源中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一会儿处理一下邮件,一会儿写点东西。我们的大脑看起来和计算机很像——变得能够分时多任务处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四面八方汇集起来的信息让我们目不暇接。每看到一条新的信息,我们的大脑都需要做出逻辑判断,我是否应该查看这条信息是否应该打开下一个链接。我们的大脑不断锻炼,越来越能够处理逻辑判断的问题,也越来越擅于浏览和泛读。久而久之,我们大脑中负责“深入”的皮层逐渐弱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坐在电脑面前,也一样的会觉得难以集中精神。我们丢掉了我们的专注力。
”浅薄“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提升。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件事的利弊总是共存的。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当一件工具已经完全地融入社会的时候,要想把它彻底赶出去,除非摧毁当前的社会结构。当下需要做的是我们要明确地意识这个问题,保持人性最根本的独特,做互联网时代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