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寻求进步,要想获得动力,一定学会寻找成就感。
成就感这种东西太虚无缥缈了,我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成就感,也不知道如何自带动力系统,不用他人的谆谆教诲就能打了鸡血般的努力。
成就感的大小难以把控,但脚踏实地付诸行动却是我们可以去把控的事情。把事情一点一点的做好,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结果让自己满意了,让别人也满意了,自然而然会有成就感,很多时候所谓的成就感就是来源于肯定和欣赏,来源于自我肯定和他人的肯定。一般情况下,来自于他人的肯定,会让我们的这份成就感更加明显。
我们努力变得优秀,有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想向外界证明自己。
我们想要向外界证明自己也是有一定能力的人,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可以把一些事情做到让人十分满意。在某个领域做深做透以后,也可以成为一名专家。
我们努力向外界寻求认同感,这份认同感又决定了我们究竟会不会持续的走下去。
但是向外寻求的认同感,其实是很被动的,因为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和自己相处,成长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
但人的嫉妒心会让我们很难去衷心祝愿那些比我们好一点点的人,如果我们的高度是别人一辈子都难以超越的,别人会心甘情愿的承认差距。
如果只是一丁点的距离,我们听到的评价很多时候可能是负面的,是被动的,是消极的。
成长本来就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有义务每天去督促你成长。
我们一定要学会向内寻求成长的动力,这份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于自我鼓励,自我欣赏,自我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一个很自恋的人,相反,我们是在做正确的自我认识。
人最难能可贵的是认识自己,只有我们认识了自己以后,我们才知道自己要往哪个方向走,我们才知道哪些东西跟我们的价值感是一致的,哪些工作是适合我们的,哪些理念有利于我们的成长,我们会去辩证去吸收,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认识。
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感来源于客观事实,只有当你把一些事情做好了,做的让人都满意了,让自己也很满意了,你才会有成就感。
人很难每天都在各个领域突破,成长本来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努力下去,在某个习惯上相对坚持,在另一个习惯上绝对坚持。每一天寻求一个方向的突破,我们就一定会变得与众不同的。
今天我在跑步的时候,我就突然在想:“我是不是可以今天在跑步这件事情上面做一个突破呢”?我原定计划是跑1公里,后来我又加了1公里,今天一共跑了两公里,相对以前来说我至少进步了一半。
这钟视觉化的成长,让我更加的自信,于是我写文章的时候更加的认真,投入的时间更多,还特地花了不少时间来润色文章。
当你觉得生活越来越一成不变的时候,觉得成就感越来越少的时候,选择一两件小事情,坚持做下去,坚持突破自己。成功突破了以后给自己一个嘉许,给自己一个正面的反馈。
让自己意识到,不只是大方向的突破才可以带来成就感。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改变自己,每一个细微方向的改变自己,成长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让行动力越来越强。
只有行动才能够带来动力,如果我们只是抱怨的话,永远只会是一个空想家而已。状态都是通过行动才会慢慢变好,当你发现你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恰恰是你最需要去行动的时候。给自己一个机会,从一个很小的习惯开始,比如每天只看3页书,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写50字,当你真正做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每天做30个俯卧撑是很容易的,因为一旦你开始了第一个,你最大的阻碍已经克服了,我已经践行微习惯40天了,我也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也会有郁闷的时候,我也会有自我怀疑,恶心自己的时候。但这40天来,我给自己定下了①读书至少3页,②俯卧撑至少1个,③写作至少300字,④运动至少8分钟的微习惯,⑤每天晚上睡前写成功日记(让你开心有成就感的5件事情),⑥每天晚上检查以上5个习惯,然后打卡。
因为有了这些微习惯,我依然对明天满怀信心,尽管我的拖延症也时常发作。所以,一句话,培养微习惯,让行动来拯救自己。
建议去网上找《微习惯》这本书,然后选择坚定不移的相信它,努力践行微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附:我这些年为成长做过的探索和尝试,一直在努力,从不曾放弃。
2008年,疯狂英语之旅开启,全校闻名!记得初中第一次考试,英语只有43分,后来的3次高考,英语是110多,124,126,努力就会有未来。
2009年,继续坚持疯狂英语。
2010年,和一群小伙伴踢足球,我成功进了三个球,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咯.
2010年,第一次成功挑战跑操场50圈(400米一圈)
2011年,第一年高考,2B贵族学校,学费接近2万,老爸已经把钱准备好了。我实在不忍心父母的血汗钱被我这样糟蹋,义无反顾的回去复读
2012年,第二年高考,鬼使神差之下,刚好考到2A线,在朋友的鼓励下,继续再战。
2012年,二战高考的暑假,和朋友一起创业,弄补习班,拿下第一桶金。想起了发传单时,被狗追着跑的经历。
2012年,9月份开始上学,继续“高三”生涯,孤注一掷的感觉,很孤独,但路是自己选择的,跪着也要走完。
2013年,第三年高考,最终考上一所重点大学,鬼知道那“高三”的一千多个日夜,我经历了什么,但我还是这样熬过去了。
2013年,6月份,和朋友继续创业,弄补习班,赚了点零花钱。
2013年,9月份,踏入大学,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担任年级级长、加入校会调研部、学院辩论队、篮球队(系统默认)、足球队(系统默认)
2013年,充实的社团生活,每天忙得不要不要的。特别是刚做年级级长的时候,真的是尽职尽责啊。老子竞选的时候,借用了带我创业朋友的一句话:“作为一个男人,这辈子死拖活拖都要拖出一番事业来”,今天要努力奋斗,为过去吹下的牛负责任。(一毕业就成为了市场部主管不知道算不算)
2014年,2月14-2015年2月14日,每天坚持500字日记,写了一年,写了18万字,从此养成了写作和记录的习惯。
2014年,11月底,想要改变作息,开始早睡早起,在晨夕日历上面打卡接近260多天。
2015年,参加古典老师和十点读书会联合举办的“100天改变自己训练营”,成功完成100天打卡。
2015年,开始每天坚持阅读至少20分钟,那一年阅读了52本书。有一次同乡会的活动结束了,喝完酒,迷迷糊糊的,还是坚持看了20分钟。
2016年,大三暑假37天兼职,每天忙活到凌晨两三点,赚了11000元。
2016年,9月份踏入大四,一边实习,一边上课,凭借暑假挣来的的钱付学费,并从此不再向家里拿钱。
2016年,开始百日千字文文写作,后来在简书写了将近24万字,40多篇首页文章。
2016年,坚持跑步142天,风雨无阻,没有任何理由的坚持下去了。
2017年,用自己挣的钱买了两部华为荣耀6X,总共花了3600.
2017年,大学最后一学期,频繁出差,累积出差105天,走过10多个城市。第一次坐飞机是去上海。
2017年,大学毕业,申请成为主管,高层们都同意了。
2018年,继续探索自我成长之路,开始践行微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