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分享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他叫杨孟衡。
最近节目播出了一个《文明家庭》系列报道:十多年如一日打捞河道垃圾的环保卫士家庭;怀着悲痛无偿捐献孩子器官,让爱延续的坚强父亲;热心服务社区邻里,有事随叫随到的“东北人”……等等,诸如此类,记者讲述每个家庭背后的故事,讲好了打动人,讲得不好,索然无味。
但杨孟衡的故事却有所不同,就算是轻描淡写,也掩盖不了故事主人蓬勃而出的张力。用师傅的话说,就是题材好,怎么写都得劲儿。
报道的标题是:《父母“保驾护航” 孩子“无翼飞翔”》
报道从一段音频说起:“各位听众,大家好,我是杨孟衡,有一段时间没有给大家朗读,没有跟大家聊天了”,杨孟衡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上了剑桥大学后就经常更新一些英语朗读录音。而父亲,该是他最忠实的听众了,也明白眼前一点点进步背后的不容易。
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写杨孟衡的人生经历。
出生于1990年,六岁的时候因为爬上变压器,遭到高压电击,截去了两只胳膊,成了一个“无臂”的残疾人。父母在悲痛之余,选择了认清现实,勇敢面对,尽管孩子哭闹不停,还是狠下心来让他学习用脚写字,洗袜子、做家务、照顾妹妹;2010年,杨孟衡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大学毕业保送到云南大学读研究生;去年8月,考上剑桥大学,攻读教育哲学副博士学位。
伴随着这段介绍,电视画面上是杨父提供的视频资料,印象最深刻的有几个画面:在操场上不停地颠球,让我身边会踢球的同事感慨不已,哟,梅西啊!把脚伸到桌子上,一页页翻着书本;练习跆拳道,底盘稳当,出腿很快;还有游泳时,上下翻动像是一条鱼,到了池边慢慢沉水中,突然纵身一跃就坐到岸上;还有用脚写下的毛笔字“相信奇迹”。
师傅总是说,写人物,一定要有细节,你比如,大家都看到他毛笔字写的好,可为了练出一个字他会比别人多付出多少,一天两天,十天,还是一个月?那些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刻,最打动人的画面不就是细节吗?
于是,回家后我找出“杨孟衡Jesse”微信公众号,想要一探究竟,也的确收获良多。
2015年8月16日写下第一篇文章——《愿在这里温暖你》,算是给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和我的《你好!我叫马大暑》一样。
文章不算多,十多篇,却比较详细地自述了成长经历,而且,多的是细节!
说上学:
总务主任冒雨带着父亲去找了张旧桌子,钜去了桌腿,为我量身定制了课桌,我立马就在桌角上刻了个“早”字,准备在这张桌子上大干一场。结果进入三一班第一天上课,进教室的老师都问:“第一排这张桌子怎么这么矮?”老师们又都说:“第一排的新同学,把脚放下去,这么没规矩。”
说踢球:
教练在远方呼喊:“杨孟衡,给我把球停稳,先把这个最基本的练好。还有跑步的时候给我把头抬起来,步子迈开,别像个姑娘……”
周日的球队依旧训练,我依旧很菜,这样继续练了一年,付出了比队友多几倍的时间,虽然没能颠到654个球,但球能停稳了,射门精准了。
说跑步:
每天晚上我就在拿到父亲的手机后,自己悄悄将闹铃时间往前拨半个小时,第二天绕更远的路;现在已经记不起当时五点半起床时心里在想什么,只是记得那时连一分钟都不想拖延,甚至头天晚上就穿好衣服,起床穿上鞋冲个脸就匆匆出门,想在路上能多跑一会儿
我就这样一路奔跑,跑过黎明的曙光,跑过清静的巷道,跑过落日的昏黄,跑过喧嚣的街头,跑过来往的车辆,我期待着就这么一路跑到赛道上去。
当然,还有刻骨铭心的失败:
我差铜牌0.1秒,半米不到,奔跑的少年,那是我离奖牌最近的距离。四年清晨的独自奔跑,我感动了自己,最终没能化为成果感动别人。
在《我是这样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一文中,他分享了自己出国的经历,家庭情况让他不能轻松地交上学费,申请学校。
一个男生的一夜成熟,或许就是在他父亲无奈地告诉他,自己无能为力再帮他的时候。
几经波折,爱人签证暂时出问题,杨孟衡独自一人,像当初第一次一个人踏出小县城去上大学一样,去往异国他乡。在那个国度,他的声音再次出现在公众号上,和粉丝道一声平安,娓娓道来分享大学的经历。
这些都是细节,是故事背后的故事。该怎么去讲好这些故事,把这许多细节融入稿件中,让自己的节目更打动人?更具备传播力?这是需要思考和学习的理性问题。
但从感性的角度来说,尽管经历了很多次莫名其妙的失败,但杨孟衡的人生是在螺旋式上升,带动的齿轮有两个,一个是运动,一个是学习,纽带是毅力,润滑剂则是一颗不把自己当成另类人群的平常心态,这也值得我学习。
回到他的第一篇文章,在经历了巨大的打击、忍受常人异样的眼光、经历诸多人生波折、看过不少人性的黑暗面以后,这个大男孩说,愿在这里温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