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长的故事讲完了,李大湖感叹一声:“你们这打的是神仙仗啊!”
他同时在想,这些年他也打过不少仗,也指挥过不少战斗,但像人家把鬼子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打得如此干净利落,还真没有过。想到这心情就不好了,地方武装和正规新四军部队没法比啊。
王有福的关注点,在战场指挥员郭思进身上,他也是侦察员出身,手下也带过侦察连,瞧人家这个团侦察参谋,指挥战斗还真有两下子,不服不行啊。
“你们部队后来没去巢北吗?”王有福追根刨底地问。
“没有。”杨连长答道,“蒋家河口战斗后,我们九团奉命转道无为县,曾经还攻下了日军驻守的无为县城,可惜啊,我们团长也牺牲在无为,他是个老红军,我这个机枪手还是他亲自指定的。”
说到这里,杨连长神情悲愤,李大湖和王有福也都默然无语。这种痛失战友种师长的心情,大家都感同身受。
3人正准备上船返回,忽见一条船从下游朝这边驶来,船上一位50出头的老汉,手持一根撑船的长竿,左一下右一下划拉着。阳光下,船身一抹亮色徐徐而来。
“噢,是老张回来了。”李大湖仔细辨认了一下,说道。
“你认识他?”杨连长问。
“嗯。他是钓鱼乡船队的队长,老积极了。昨天下午他跟我说,要回家看看,说是他家里安排了木匠在造新船,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就是不晓得刷没刷桐油。你瞧那油光锃亮的,应该是新船,桐油也刷上了。”
李大湖是巢县支前指挥部副指挥长,还兼任了船舶管理处主任,船工们有事都找他,对船工中的头头脑脑也都知根知底。
这边说着话,那船也划到近前,船上的老张认出3人中的李大湖,惊叫道:“李指挥长,你咋到这里来了?”
这一声,中气十足,噪音洪亮。一旁的杨连长心下叹道:这划船人看着是老汉,声音倒像年轻人。
李大湖拍了拍杨连长的肩膀,对老张说:“我和王大队长陪杨连长到这边看风景,这就回去。”
杨连长没坐过老张的船,老张不认识他,听了李大湖的介绍,老张向杨连长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老张的船靠岸停下,站在河埂上的李大湖看了个真切,说道:“你这个新船,好像比旧船大一点。”
“哈哈!”老张开心地笑道,“不是大一点,是大的多,我那旧船是3个吨位,这个新的是7个吨位,超一倍还转弯呢!”
杨连长说:“好好好!新船好!我就坐你这新船回巢湖。”说着,从河埂上走下去,准备跳上船。
老张一挥手:“上!你们3个都上!”
李大湖说:“不行啊,我们这里还有条船呢。”
“没事,”老张笃定的说,“把它挂在后面,拖着就行。”
按照老张指点,王有福把他们原先坐的那条船用绳索系在新船后面。新船上的4个人欢声笑语,向巢湖划去。
杨连长不会划船,但在这新船老船工的航行中心情特别好,尤其是老船工那微微翘起的八字胡,挺直的鼻梁和两只深遂明亮的眼睛,给人以很强的信赖感。此时此刻,杨连长脑子里幻化出一幅壮观的图景:大江上炮火连天,万船竞发,这条新船脱颖而出,一马当先,自己趴在船头,手里的机枪哒哒哒地怒吼,身后老张弓着腰,犀利的眼光死死盯着对岸,操弄着小船如箭而飞……
这是幻觉,现实中的老张也不简单。
老张,大名张孝华,家住钓鱼乡东张村。东张村是裕溪河大堤外的一个临河村庄,张家是村中一户穷苦的船民之家。
裕溪河上接巢湖,下连长江,是皖中地区通江达海的一条黄金水道。
张孝华从12岁起,就跟随父亲上船,开始了水上生活。24岁那年,迫于生计,他告别父母妻儿,只身下江南。
旧时巢县人出外讨生活,没人愿去北方,唯一的去处就是江南,这是个大方向。去江南主要是两个江边城市,一个是南京,一个是芜湖。出去的人一是做生意,二是做手艺,而真正的底层百姓,都集中在做手艺的各个行当中,比如做家具的木匠,做衣服的裁缝,修房子的泥瓦匠,还有做豆腐的,炕烧饼的,做豆芽菜的,等等等等。这些手艺人进城,最主要的是图城里人舍得给钱,你手艺到了,东家钱就给了,不像本乡本土乡里乡亲尽赊账,一年忙到头攒不下几个钱。
张孝华没有去南京,而是直接去了江对面的芜湖。他的手艺是划船,所以到了芜湖也没去市中心,就在江边码头转悠了两天,最后相中了一个名叫李长云的船老板,决定在他家打长工。李家有一条40吨位的木帆船,这在当时的民间算是大船了。
张孝华在这条船上干了20多年,常年漂泊在上起九江下至上海的长江水域。这20多年的风雨兼程,造就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船工,江中何处有暗礁,何处有激流,他都了如指掌,不论白天黑夜,都能航行自如。
后来,他用这20多年长工苦力挣来的钱,买了一条渡人的小船,在家乡的裕溪河为当地人进城来回摆渡,聊以为生。但这行生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并不安稳,时常会遭到gmd散兵游勇和驻军的敲诈,往往一天的收入被尽数掳去,稍有不从,还要被扣上偷运gcd游击队的罪名,遭到打骂或关押。
在苦难中挣扎的张孝华,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装备精良的gmd军队,经常被划着几张大盆来的银屏山区gcd游击队打得狼狈不堪。一个信念在张孝华的心目中日渐清晰起来:“共产党gcd军队必胜,gmd军队必败;gcd为穷人讲话,说到做到,这个天早晚是要翻过来的。”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949年1月,巢县全境解放,穷苦人都分了田地,直起了腰板。
与此同时,刚刚建立的人民zf又有了新的任务,成立支前指挥部,支援解放军渡江作战。筹集粮草,组织民工修桥修路,调集船只和水手,组建各种运输队、担架队,成了新zq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水乡的船上水手,更是支前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东张村所在的钓鱼乡,靠近银屏山区,抗战时期是皖江根据地的中心区。初尝翻身做主人滋味的老区人民,听说解放军就是原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时,对支前工作报以极大的热情。张孝华更是支前船工中最积极的一位带头人。
农历正月初六(公历2月3日),张孝华打破“船民不过元宵节不出航”的旧习俗,率先驾着自家的3吨位木船,按照船舶管理处发出的通告,赶往巢湖集中训练。他边驾桨边沿河高喊:“乡亲们,赶快出动呀!有人出人,有船出船,支援大军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啊!”在他的带动下,钓鱼乡有40多条船集中到了巢湖。
由于张孝华表现积极,船舶管理处指定他为这个船队的组长,张孝华平生第一次成为船民自己的领导者。
但这只是开始,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遛遛。即将到来的渡江作战,张孝华还能出类拔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