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婧英
1
纷繁的岁月,忙乱的生活,我们不经意中养成了各样习惯,譬如思维语言,动作表情,举止做派。有些分明是阻碍沟通、隔绝交流的绊脚石,却没意识到,没被看见。而这些,已宛如我们的组成部分,随着每次开口,每个动作,每个语气倾倒而出。阻隔了与孩子的交流,绊倒了亲情的流动。
2
知之尚能改之,下面这十个沟通的绊脚石,你造吗?你给孩子设过这些绊儿吗?
命令式:“你应该做……”
这个最好识别:”你应该写作业了”;”你应该多吃点蔬菜,少吃肉……”。
是不是张口就来,常常说?
批判式:“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怎么还……”
生气的时候,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批判式的表达是爸妈脱口而出的不二选择。
打击式:“你怎么不长记性?”
商场里,亲耳听到,一个年轻妈妈怒气冲冲训斥两、三岁的宝宝, 反复质问孩子:你怎么不长记性?你怎么不长记性?试问,两三岁的宝宝,连记忆能力尚没发展好,长记性为何物?
建议式:“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这么说的时候,恼怒、声讨、指责、质问,有木有?
安抚式:“一切都会过去的,你等着瞧吧。”
字面上看,这个貌似在安慰,抚慰。但说出来啊,说出来你就会觉得阴风阵阵了,尤其是“等着瞧吧”,分明威胁,分明幸灾乐祸!
审讯式:“你到底做了什么让他这样……”
“你到底做了什么让妹妹哭?”
“你到底做了什么让钱包从他的口袋到了你的口袋?”警察审讯也不过如此啊。
干扰式:“别担心那个问题,我们来…..”
“别担心玩具弄坏的事了,我们快吃饭吧…..”吃你个头啊吃,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具是有生命的好吗?玩具坏了,相当于自己的亲人、朋友生病了,受伤了,不难过吗?还吃什么吃!
判断式:“你那样做,实在不好…..”
这不好,那不好,到底什么是好?按照你说的就是好?!
讥讽式:“好吧,世界末日看样来了…..”
讽刺打击到这个份儿,还是亲妈亲爸不?
先见式:“我早就想到会这样了”
先知先觉的超人爸、超人妈,宝宝为嘛就不是超人二代泥?
3
这些绊脚石表达同样的意思:孩子,你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靠你不行。
收到这样的信号,受挫、自卑当然就成了孩子们的心理写照。
想愉快地交流、沟通?那是妄想!大点的孩子,就不再会和父母说心理话了——这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
4
“可是,我也不想这样啊”——我好象听到了你说。
“但真不知怎么做,上面提到的绊,好象都给下过……”(我默默擦汗)好吧,为了孩子,我们要这么做:
(1)觉察自己。
好多时候,我们不是做不到,而是不知道。没有意识到、觉察到自己说的话有多伤人,所以,从今天起,为人父母,要想和孩子愉快相处,就要觉察、警醒自己的言语,有没有命令、指责、偏激、片面、伤人的,有则改之。否则,一旦形成定势,想改,谈何容易。
(2)知不足,要改之。
好了,通过觉察,我们发现了,自己言语的伤害力,曾经无意中把孩子伤得遍体鳞伤,那么,既然知道有伤害了,停止啊!马上改,就现在!
(3)寻求孩子的帮助。
如果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具有伤害性,可是一时又改不过来,就可以寻求孩子的帮助,把自己意识到的问题开诚布公地向孩子说。你可以和孩子说:妈妈(当然也可能是爸爸)意识到过去说过的话,(比如,你为什么不长记性等等)对你造成了伤害,妈妈觉得非常难过,非常对不起你。妈妈真的想改变那种说话方式(真的,一定要是真心的哦,否则孩子肯定会识破你的把戏的),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时改不过来,你监督妈妈改过来,不再说,好吗?因为妈妈,是真的在意你,不想伤害你,只是,我过去没意识到会对你造成的伤害……。
(4)教育孩子,提升家长
心理学上有个观点,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家长的自我成长过程。因此,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漫漫路途中,家长要不断完善、提升自我,努力实现自我成长。而不只是照猫画虎,停留在孩子怎么样,如何说这一件事上。只有家长增强自我的觉知、内省,以轻松、智慧、愉快的心态来面对孩子,才能使亲子关系其乐融融,良好和谐。
5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最傻的父母,明明爱孩子爱的不行,孩子却总感不到爱。
这多半是由于我们有话不会好好说吧?所以,检省自己,别设绊儿,有话好好说,修行自己,从现在开始!
【版权说明】文章为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违者必究
—·END·—
喜欢我的文,就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