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的方法与实践
人是一边学习一边长大的,在人生过程中,大家都积累了很多管理情绪的方法。
比如弄个沙袋作为发泄对象,转移怒气,发泄完了,人也平静下来了。又比如写空头信,把要骂的话洋洋洒洒写在纸上,然后又不发出去,回头等气消了,再看看写的那些东西,又觉得可笑。
常见的管理情绪的方法还有散步散心,即暂时离开冲突发生地,让脑子先冷静冷静,夫妻间吵架或者亲子间矛盾,基本上都会采用到这个方法。
我们都知道,当一方声音大的时候,另一方不要比TA更高。对方嗓门越大,你嗓门就要越小,对方才会慢慢地随着你,把音量降下来。例如一个人去别人家,扣门就问:“有人在吗?”那人定会说:“谁啊?干吗?”如果说:“请问有人在家吗?”那人就会说:“请问有什么事吗?”因为对方会按照你的标准来回应,这关乎刺激和反应的一种频率问题。
还有人通过购物消费、海吃海喝、唱K跳舞等方式来发泄情绪。
这些方法有用吗?有用,但都只是暂时的,只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消消气,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说白了,这些方法治标但不治本,虽然注意力转移了,但事情本身的矛盾一直存在,当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时,情绪又会回来,说不定还会更加汹涌。
而且,这些方法用多了也会失效,因为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照样徒劳无功,还浪费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就免疫了。
想要扭转情绪,并非易事。没有人不愿意和家人好好相处,一回家就发脾气,是因为看到不顺心的事情。
中国人很容易发脾气,因为中国人太敏感。所谓“说着无心,听着有意”,这一特点在中国人身上尤为显著。
中国人无论是输出信息,还是接受信息,都是曲线式而非直线式的,总习惯用暗示和旁敲侧击的方式。中国人会含蓄、隐晦地表达自己、提醒别人,也会在心里暗戳戳、悄咪咪地加工别人讲的每一句话,这样就会让很多情绪暗暗滋生。
如何正确应对我们的情绪?
(1)我们要“看开”,但没必要“看破”或者“看透”
我们身边不乏历尽世事,为人老练的人,TA们常常自诩“看破红尘”或者“事事看透”,活得清醒,看得明白。这些人有着丰富的处世经验,但TA不一定活得轻松,活得愉快。
红尘不一定要看破,因为看破了就会消极;事情不一定要看得明白,看得太明白也只是停留在明白,毕竟别人的事你阻止不了,别人的想法你也扭转不来。事实证明,历史和经验就是用来教训人的,人,不服别人的管,只服经验的教训。
若对凡事都只停留在看破或看透,其实是蛮辛苦,除了能在人生道路上规避一些坑,便再没有更多的积极作用。
看破红尘不行,斤斤计较也不行,所以我们要追求“看开”,而不是“看破”。显然,适度的范围最靠谱,最安全,就如同歌词里唱的,留一分清醒留一分醉,才能潇洒走一回。
“看开”和“看破”是有区别的,比如“看开”就是说:我这次运气不好,但也不会一直倒霉,这种情况在别人身上也发生过,只是人家碰到的时候我不知道罢了。常常这样想,就不会觉得全世界就自己最倒霉,馅饼只掉在别人头上。
其实,当我们看到别人光鲜亮丽、意气风发的时候,往往选择性地忽略人家曾经经历过的不幸。做人需要一颗“平常心”,如果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认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人的情绪就会很稳定,情绪稳定,也会更有益于做出判断和决定。
当生活中遭遇难以逾越的困顿时,使用烟酒甚至毒品来麻醉自己和逃避现实,都是不可行的,这等同于掩耳盗铃。就像一些不可避免的债务,不管怎么回避,债务还是在那里,并且会越累越高,这种情况只有用平常心面对,该承担就承担,列出处理方案,哪种可行用哪种,即便无法兑现,司法机构也会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当一个人拥有了平常心,再加上边界管理,合理规划,TA的生活基本上能保持有条不紊。就算遇到不幸的事,TA也会表现得比较冷静,心里对不幸的接纳,会表现出更大的弹性,应对起来亦有更多的反应空间。
(2)调整心态,效果持久
调整心态是调整情绪的唯一可行方法。一个人只要改变心态,就能改变情绪,我们并非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自己看待这件事情的观点所困扰。
当一个人摔了一跤,首先要想,幸好没有摔断骨头;当一个人家里被盗了,首先要想,幸好证件还在,没有遭遇人身伤害;被抢劫了,也要想,幸好人家只劫财……
而有些人第一反应就是,完了完了,我怎么这么倒霉,然后诅咒那个让TA摔跤的,痛斥小偷、劫匪,而不是自我反省为何会发生这种事,也不总结经验如何避免。下次TA可能还会遇到这种事,还会骂骂咧咧,怪老天爷对自己不公。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不妥的,尤其是长辈,见孩子摔了一跤,首先看看是什么导致孩子摔了,把责任对象搞清楚,如果是桌子,就打桌子,如果是地板就踩地板。
以这种方式安慰孩子,只会教会孩子推卸责任。责备孩子也不对,会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正确的做法是,先问问孩子能不能自己爬起来,动动身体或手脚,看看是否伤及骨头,哪里痛,有没有伤口要处理。如果无大碍,就说,没关系,谁都会摔跤,妈妈小时候也摔过,以后小心一点就好了。
就事论事,不谈及情绪,也就不会引发情绪反应。家长冷静,孩子也会冷静,家长大呼小叫地呵护或斥责,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所以,人们不是被事情所困,而是被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所困。而看待事情的观点,是人们自己可以控制的,也就意味着情绪可以被左右,被管理。
(3)治本与治标可同时进行
在管理情绪的方法中,治本和治标是可以同时并进的,因为治本难度大,需要时间。治标能短时间遏制情况恶化,可为治本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人对未来是充满期待的,但既不能过度期待,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期待,不然很难如愿,然后心情就好不了。
都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寄希望于未来,意味着无法掌控当下,当下都掌控不了,谈何未来。当对未来生发幻想时,未来基本上也就只是个幻想。
不过度期待,心里就不会有太大的波动,情绪也相对稳定。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的时候,家长就要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有没考好的时候,要对孩子说:才一两次没考好,很正常,你又不会常常这样,再说了,知道失分在哪里,才知道自己哪些还没完全掌握,是好事。
孩子也是会有期待的,TA希望家长鼓励自己,希望家长给自己机会。我们要做能给孩子机会的父母,自家孩子自己都不给机会,孩子又哪儿来的信心从别人那里挣来机会?
很多家长分不清赞扬和鼓励,有人说,孩子毛病一大堆,叫我怎么鼓励TA?请谨记,赞扬是发生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鼓励是发生在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就是因为不够好才要鼓励啊,赞扬是褒奖,鼓励是促进。
人们无法改变外界,但完全可以控制自己。例如一个人想要一杯温度符合自己需求的水,很难,因为它随时在变化。由于天气的关系,冷天冷得快,热天冷得慢,如果少些期待,能喝多少喝多少,不能喝就等等,一时半会儿也渴不出毛病来。
当人们把自己寄托在一个无法掌控的基础上时,是无法管理自己,也无法管理情绪的,因为一切都是别人在操控,一切都是外在的干扰。
我们管不住外面汽车、工地施工的声音,如果只愿意享受这些带来的便利,却不能接受它们建造的过程,这是不合理的。换个想法,或许这些都是属于城市特有的天籁,心里就会平静许多了。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不要总在乎别人的看法,其实没有那么多人在关注你。有些人连自己在路上摔一跤都觉得不好意思,还有人过斑马线时也会觉得尴尬,担心自己形象不好穿着不妥,一排车看着自己心里不得劲儿,其实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也没人笑你,都是自己心里无端作祟罢了。
有些人一下雨,心情也跟着不好,然后靠窗户发个呆,自个拍,其实多半无病呻吟。有时候来点雨,没什么不好,要下雨还是要出太阳,老天自有安排,地球上的花花草草也适应得挺好。
所以,很多苦恼都是人自己找的,很多不安宁都是人自己想出来的,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想从“自找麻烦”中摆脱出来,唯有改变心态。
如何觉察自己真正的情绪
(1)关照自己的内在活动
人不要总是注重向外看,要练习体会内在的感觉。
人类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了解别人容易,了解自己则相当困难,因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人在替别人做判断的时候,通常笃定且更有把握;而当面临自己要做选择时,常常犹疑不定,优柔寡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都认为外面的才是真实的。人的生理结构似乎也回应了这个矛盾之处,人的眼睛是往外长的,所以只看得到外面的东西,不了解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人如果想要更深切地了解自己,需要常常向内观,做内部观想。
人总是习惯性地意识冲在行动之前,所以,常常忽略自己身体的感受和变化。
比如,有些人早上起床时,一看时间不多要迟到了,于是猛地一下爬起来,这样对心脏健康不利。
人睡觉是先把眼睛闭上,这时五脏六腑还在动,随后待它们慢慢安定下来才睡着。当人醒来时,就要倒过来,先让五脏六腑都苏醒了,眼睛才张开。
如果颠倒过来,就会弄得器官难以适应,也会容易生病。所以很多亚健康,都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身体各器官的规律紊乱。
现代人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导致熬夜成了普遍现象,很多疾病提前找上年轻人,就是因为不了解身体的变化和需要,这也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的情绪不安宁,和自己身体的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当一个人饿着肚子时,别人同TA讲话,TA会表现得不耐烦。
所以一个人很忙的时候,有必要准备一些小点心,实在饿得处理不了事情时,就顺手吃点小点心,使自己身体里的状况,不会额外给自己太多的刺激。
想了解自己真正的情绪是怎样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暂停”。只有暂停,注意力才会被拉回来,而不是一直被外部环境影响得团团转,没有了自主性。
(2)练习体会内在的感觉
我们需要把注意力从外界拉回来,再来看看自己的真实状况,这叫感觉、体会、关照。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心情时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心情好时觉得是好话,心情坏时觉得是坏话。
比如有个职员去问上司,这件事该怎么处理,上司说“你自己看着办”,这种时候一般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感觉被信任,备受鼓舞,然后真的放心地、用心地去处理;一种是感觉被威胁,于是抱怨:“我好心请示TA,却叫我看着办,如果事办完不如TA的意,倒霉的还是我。”
可见,不同的心情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应对问题的态度,之后的判断、行动都会产生差异。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过于强调智能的发展。可是,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接受的外部信息越多时,内在活动就会降低。
比如读书,一直读一直填塞,之前读到的内容还没消化,然后又开始尝试吸收其他观点,光输入不思考,会越来越迷茫,读了也等于没读。
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讲究劳逸结合,都需要适时按下“暂停键”。
外来的资讯少,内在的创造才会更多。现在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来自电视、手机等外界环境,自己不去想象、思考、求证,于是逐渐失去创造力,失去自主意识。
工作生活当中,当我们肩膀很酸、脖颈很硬、脑子混乱时,当感觉心情很恶劣或者低迷的时候,应该查问自己的这种感觉源于哪里,这样才会慢慢了解自己。
于是,我们首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能掌控的部分,如脖子硬、肩膀酸、肌肉紧张,就适当活动、放松一下,不能总是把焦点放在自己不能控制的部分。
有一点可以确定,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性的,风险性是不可控的,先做好可控的,再去应对不可控的,即“尽人事,听天命”。
(3)通过自己的五官,去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人的每一种情绪,都会连带一种或多种生理反应。比如,突然觉得口渴,突然毫无征兆地想做某件事,突然夺门而出、离家出走,突然坐火车跑到很远的一个城市等等。
这些都是一些难以言状的征兆,它在告诉我们:你的生理现象已经与现状不适应了,你的情绪要有反应了。
这些信息是一种善意的提醒,让我们可以注意到它,并重视它,以便于稳住情绪,稳住事态。
当我们觉得口渴难耐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做某事,而是先喝口水,也就是说,先把生理反应安抚好、照顾好。
演讲前感觉很紧张,这个时候就不要幻想上台后能超常发挥,这种几率很小,而应该认真安抚“紧张”的生理反应,身体紧张就松松肩膀、深呼吸、让着装舒适得体、喝口水、提前去卫生间整理好,心理紧张就做心理层面的功课。
(4)真正的情绪除了外在的和内在的,还有容易让人忽略的“中间层”
人们所见、所闻、所接触的都是外在的,生理变化是内在的,还有一种是人们对信息的解读,这就属于情绪的中间层。
比如,一个人考试完后,TA想“考不好怎么办、怎么应对父母……”;一个人去体检,TA会怀疑“如果自己得癌症怎么办,毕竟这个年纪了……”这些都是中间层面的。
人很喜欢想东想西,常常陷入各种人和事的“天人交战”,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内耗”。
再举个例子,路上有一张百元钞票,有的人会捡起来交给警察,或直接原地等失主;有的人假装没看到,然后观察有没有别人看到,别人看到的话就不去在意这张钞票了,反正自己拿不到,别人若没看到,TA会慢慢走过去,用脚踩住钞票,然后心里开始盘算该怎么办:我一没偷二没抢,只是借用一下,别人没看到所以不捡,我都看到了难倒还让风给吹走,还不如让我把TA用掉……
人都有选择权,关键还是看最后的决定。
当一个人处于是非境地,接受道德品性考验的时刻,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做决定时摇摆不定,一定是没有明确的三观,如果三观明确,在最关键的时刻,便能笃定地做出决定,而不是在“天人交战”中消耗自己,延误处理时机。
(5)明白了情绪,再作处理
当一个人遇事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保持冷静。当刺激过来时,先别冲动,先想想外在是什么,内在是什么,中间层又是什么,综合判断后再做出反应。
管理情绪的三要素:推、拖、拉,其实就是让人冷静思考后再做出反应。
我们不能盲目地“推、拖、拉”(忽视、不面对、不处理),正确的“推、拖、拉”是争取在短暂的时间内,把外在的状况和内在的情形,加上中间层的态度和思考,做一个综合判断,然后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
《管理情绪》下篇发文内容预告:
情绪管理的理论
摆脱二分法思维的束缚
管理情绪的核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