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作为90后,在2019年的现在,谈论这个话题似乎早已过时,但只是有感于以往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结合我本人所接受的教育来看 ,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从老师到父母一直灌输着“早恋有害”的思想理念。他们认为,谈恋爱会分散人的精力,影响学习。此外,由于我们国家的“性教育”课程相对滞后,包括父母和老师对于这个话题也多有回避。学生们在这个方面一直缺少官方化的教学引导,大部分通过电视剧,电影以及其它一些渠道“自学成才”。正因为如此,家长老师们更加坚定的教育学生和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杜绝早恋。因为他们除了担心影响学业,更担心这些“荷尔蒙旺盛”的青少年越过雷池。我个人觉得,父母和老师的做法有其合理性,但是存在不足。因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身体发育大幅度提前,此外接受的信息和知识也比20世纪增加了许多,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比以往的同龄人要成熟,对于爱情的理解或许来的更早更成熟,我觉得对于早恋现象父母老师要积极正确引导,而不是单纯打压。一方面让青少年的懵懂的爱恋早早被扼杀,产生挫败感,甚至于影响其今后的爱情观。我曾经在知乎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小林和晓敏是某重点高中重点实验班的两位学生,小林是该班级的班长,外表阳光帅气,学习成绩优异,是学校出名的“校草”,爱慕者众多。晓敏也是清纯可人,眉清目秀的女生。高中前两年晓敏一直暗暗爱慕着小林,但由于好学生的光环压力一直笼罩。晓敏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到了高三阶段,不知是青春意识的觉醒还是懵懂的爱情被唤醒。晓敏被负罪感和自责所累,因为暗恋小林成绩出现了巨大下滑,从班级前三跌落到了第二梯队。晓敏的妈妈发现了孩子的端倪,通过观察发现了晓敏情窦初开的事情。她鼓励孩子要努力学习,高三阶段非常短暂。同时对孩子说喜欢一个人要努力提高自己,做到和对方相近,这样才有可能让对方欣赏自己。妈妈给晓敏描绘了一副美好蓝图,高考顺利结束,和小林考到同一所大学。由于小林的成绩优异,已经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晓敏的妈于是给孩子设定目标,后来晓敏在妈妈的引导下调整好了状态,化爱慕为动力,成绩很快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我觉得这个故事中晓敏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正确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解开心结,顺利帮助孩子回归正确轨道。因此,我觉得对于早恋,家长和老师不要“谈虎色变”,要结合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但是,有一条原则要始终坚持,要积极正确引导而不要一味批评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