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都市,或许我们都只记得,清明是法定节假日,三天的小长假,春暖花开,旅游的好时节。然而都市之外,远不止如此。
二十四节气作为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不仅在农耕方面指导着人们,也影响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观念。清明作为节气之一,在农村也显得尤为隆重。
在我的故乡,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我就见识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烟火清明。
- 清明节到底是哪天?
其实很多年,我都搞不清楚这个问题,一直以为清明节就是4月5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它以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定位一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一个特定的时刻,运行一圈,刚好360度,也就是一年。就如一年的天数并不固定一样,清明在公历中也不固定在某一日期,一般在4月5号左右,4号或6号。
- 扫墓祭祖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祀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我们的村子四面环山,空气清新,每年的清明,这里都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昨天开始,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就从四面八方传来。今天天气好,更是有成群结队的外乡人,远道而来,手里捧着五颜六色的纸花束,祭品,打门前走过。山路没办法行车,婆婆很热情,就让他们停在我们家门口,然后一家老小步行上山。
山里树木茂密,有时还需带上锄头和镰刀,清理杂草和开路。天气干燥的时候,还需要扫除周边的干枯树叶,以免引起山火。拜祭完毕,远远看去一缕青烟升起,好似升向了天堂,告诉故人,有人在思念着你。
- 亲人团聚
清明,也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甚至比春节更重要。
自打去年疫情开始,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家人团聚放到了清明。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期间气温寒冷,疫情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都已去城里定居,春节回不回来已不那么重要,但清明就不一样了。
老公有好几个舅舅,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一家人都在城里定居,春节期间很少回来。但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必须要回的。 无论走的多远,根都在这里,祖先在这里,必须回来祭奠。
每年舅舅们回来的时候,都会到我们家拜访一下,吃顿便饭。婆婆会提前备好丰盛的饭菜,吃吃喝喝,话说当年旧事,这是他们一年之中唯一团聚的时刻。
在我的理解里,春节,是小家庭的团聚;而清明,是一个大家族的团聚。
- 踏青郊游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都说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
作为四月唯一的一个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宣扬的不仅仅是礼敬祖先,更有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人文理念。
四月的风,温柔而不凛冽,四月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最是踏青好时节。乡间的小路上,青草翠翠,路边的枯树吐出了新芽,目光所及,尽是希望的颜色。
乡村就是这点好,不用去很远的地方,走出家门就可以郊游,迈出脚步就在踏青。
我跟老公拎着小竹筐,准备去山间走走,掐一把香椿,回来炒鸡蛋吃。路过自家的竹林,刚刚下过一周的雨,此时春笋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看着看着,就嘴馋了,回家拿起锄头,准备挖上一棵,中午做笋烧肉。
我想起来一个小品,骂人的时候就说他是竹林里的产物,哈哈。其实新长出来的竹笋挺可爱的,肥肥壮壮,刚从地里探出了尖尖的脑袋,挖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忍心,想着这也是一棵生命啊,如果任其生长,来年春天想必会屹立挺拔,风姿绰约。老公笑话我嘴馋还悲悯心这么重,哈哈,这也是事实。不过话虽如此,它还是很快就成了我们盘里的美食。
饱餐一顿,搬个小板凳继续坐在门前晒太阳,看看行色匆匆的人们,听听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体验一次岁月静好。
你们的家乡,又都有怎样的清明习俗呢?欢迎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