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利己主义的时代,我们能否、以及如何过一种伦理的生活?
《生命,如何作答?--利己年代的伦理》作者辛格的答案是:我们能够过一种合乎伦理的生活。所谓伦理的生活,就是以一个特定的方法,对“我该如何生活”做自省,并依照自省的结论过生活。
那些选择过伦理生活的人,对世界造成了有益的影响,同时也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过去未曾察觉的意义。他们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变得比做这个抉择之前更丰富、更充实,也更热情洋溢。
这种伦理的生活就使他们成为一个更伟大的跨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人们会发现,过伦理的生活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
辛格的事实判断显然是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利己、自利甚至自私的年代。但伦理的任务不在适应这个时代,或者张扬这个时代的实际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是追求功利,尤其是经济和物质利益;一是对这种物质利益的追求还主要是对自己、自我利益而非他人或社会普遍利益的追求。
辛格的伦理价值判断是认为人应当也关注精神生活,关注他人与社会。不过,他的最终理据看来还是较倾向于目的论或结果论的,或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功利主义与自我实现论的结合。而且,他希望建立一种在宗教之外、甚至对政治也保持某种距离的、比较独立和单纯的伦理学。
要真正抵御或节制社会的功利滔滔,还不能仅仅以“利”抗“利”,即以一种开明的自我利益或者社会利益抗衡无止境的自利追求,最根本的可能还是要以“义”抗“利”,承认还有一种比“利”更优先的东西,或者说独立于“利”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应当视作具有一种客观普遍性的道德原则、道德义务。
的确,要所有人甚至多数人都放弃“利”的主要价值目标可能是不容易的,但是,要求所有人不管追求功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但都应当遵循某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承担必要的道德义务,这是很有可能办到的。
面对一个功利滔滔的世界,那些更重精神生活的人们将何以自处?
辛格说:主导社会主流的政治与经济模式允许(其实是鼓励)公民以追逐个人利益(一般的意义下指物质的财富)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传统社会其实常常是通过等级架构和少数统治来防止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即将常常是借助社会政治结构来将更重精神的少数人的价值观念作为这个社会的主导价值。但这在现代社会是不太可能了,它也有违于已经进入我们的道德信念的平等和自主的原则。那么,面对一个功利滔滔的世界,那些更重精神生活的人们将何以自处?
这可能不是对所有人,而只是对某些人提出的问题。因为,许多人可能正愿意做这样一个世界的弄潮儿和收获者。
但还是有一些不安于、不屑于、或者不满足于功利目标的人,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愿过另一种不是完全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生活。他们能怎么办?
他们大概不应,也办不到将所有人的价值追求都统一到自己的观念上来,更不宜以强行的手段来这样做。而他们自己其实也是需要一些基本的功利的,即便过清贫生活的隐士,也需要一些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虽然人的必需品其实本来是比人们预期的要少,尤其比现代人预期要少。更进一步的话,他们也还需要过一种像样的物质生活。甚至也不排除一些人先通过功利的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通过首先“获取”来保证随后的“放弃”。这样一些人先是取得了世人眼中的成功,后来才是取得了上帝眼中的“成功”。
前一种成功不易,后一种“成功”或许更难,但却是在一念之间。而这样一些生活的示范和感染效应,就有可能淡化社会的功利和物欲。(也许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为富而仁”吧,也许这就是马克斯·韦伯眼中的新教伦理吧。)
(以上摘自《何怀宏:在一个功利滔滔的世界上如何生活得有意义?》)
在一个物欲化的大环境下,其它行业都是功利化,难道老师就应该是一个特殊的超越的群体?
这篇文章似乎回答了我的《老师还有必要成为“灵魂工程师”吗?》ー文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