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来自北京十八中学的马德君老师到我校上了两节数学课。根据学校的安排,上课的学生是我所带的九年级1班。昨天领导就跟我联系,让我安排好会场以及教师使用的教具,组织好学生。
我把这个通知发到了家校联系。群里让学生们认真准备,按时参加。但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到校上课,提前给我请了。最终有8名学生请假(王咏琦、王淑贤、胡奥林、李咏哲、齐文雪、王瑜、周韵涵、董新珂),实到32人。
早上7:30同学们就来到了教室等待。我提前向他们介绍了马老师的一些情况,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陌生感。我鼓励孩子们上课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抓住这次学校给提供的好时机,展现良好的班级形象和学生的精神风貌。
上课过程中,部分同学表现的很积极,能够按照老师提前的要求。在课堂上认真配合老师的授课进度以及讲课思路,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这其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有周洪宇,陈家浩,宋含冰,王乃粟,李咸豪,郭恒毅,梁思语。
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发展不均衡,课堂上能够与老师互动的也就有10名学生左右,其余的同学表现一般,这也是班里的数学成绩相符合。初二一学年以来,基本上数学每次考试成绩在100分以上的也就10人左右。这也为初三的学习敲响警钟,这些孩子的数学成绩如何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怎样来提高?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引发我的注意和思考,要高度重视起来,不能让这个学科成为学生求学道路上的绊脚石。
在听课过程中,我不但关注到了学生的表现,也在关注马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北京市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特级教师,马老师的数学课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学生的做题数量,而是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他教给学生要学会分类整理的思想,面对数学问题,要做到“三个学会”,即学会审题、学会猜想、学会画图。
马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困惑开始思考,如何来破解数学学习中的困境,再结合三个学会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马老师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俗话说数学是聪明人的活动,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本节课的亮点。
在授课过程中,马老师注重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课堂学习模式,马老师运用的是非常熟练的,想当年他在长清五中任教的时候,就是通过翻转互动课堂的使用和探索,赢得了山东省教科所的重视,并在五中召开了全省的一个课程改革现场会,马老师也因此拿到了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也正是因为这两个荣誉称号的获得,他引起了北京市教育专家的关注和认可,从而向他伸来了橄榄枝,马老师也因此能够到北京任教。
因此他在小组教学方面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今天因为时间的原因,他并没有展开详细的说,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些介绍,但其中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是,小组学习模式的培训,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的培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小组的成员如何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学生发言的时候,可以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甚至说小组学习最差的那名同学先发言,组长起到的是分配任务和记录整理的工作,这样就避免了学习好的同学一节课说个不停,而学习较差的同学,一节课下来啥也不会的局面,有效提升的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大胆的使用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干好。在起始阶段,学生肯定表现不如尽如人意,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有耐心的去指导他们,认真的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等待他们的成长。
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成绩差的学生却各有各的原因。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利用好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式,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精彩每一个。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学习也就真正的发生了。真正发生学习的课堂,不正是你我苦苦寻找和期盼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