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被称为“千年一遇的天才”,97岁时董卿为他3次跪地采访。
他是钱钟书的得意门生、杨振宁的同窗挚友、俞敏洪的授业恩师;
他是中国翻译界泰斗,国际最高翻译奖“北极星”获得者许渊冲,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因为他,中国认识了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西方知晓了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
百年人生里世事沉浮,仍保持痴狂与热爱。
1921年,许老生于江西南昌。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
在那个汇聚了中国“最强大脑”的地方,他听钱钟书讲英文,冯友兰、金岳霖讲哲学,朱自清讲散文,沈从文讲小说,闻一多讲诗词……
联大的第三年,在一个重大外宾招待会上。
他精准的翻译了“三民主义”:“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获得了一枚镀金的“飞虎章”。
自此,择一事,终一生。
北大畅春园里,每天深夜,总有一盏灯亮起。
那盏灯,属于许渊冲。他早上8点多起床,上午会客或看书,下午将前一个夜晚的翻译成果敲进电脑。
对他来说,每天和每天之间的区别是:今天有没有翻译。
80年的翻译之路,他先后出版了180多本中英法文翻译著作,坚持文学翻译追求信达雅。
有人说他“提倡乱译,千古罪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面对无数笔墨相伐,他从不服输。他说:“诺奖一年一个,唐诗宋词流传千年。”
让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是他毕生所愿。
骨折住院,躺在病床上,插着管子的他还念叨着:“中国文化啊,要走向世界……我要填补的,就是这一项。”
他的中译英作品《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译作《西厢记》被英国出版界评价为“可以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2007年,许渊冲患上了直肠癌,医生说他最多还有七年寿命。
生命的尽头被“续了命”,还点亮了“北极光”。
2014年,93岁的许老为中国捧回世界大奖、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成为全亚洲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给中国文化界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2018年,夫人照君因病去世,许渊冲悲痛万分。
2021年6月,过完百岁生日不久的许老,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人间再无许渊冲。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