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陵子
微博上看到一文,题为:《北大毕业美国留学生万字长文数落父母, 12年春节不归决裂拉黑父母6年》,让我的心有点隐隐作痛。
1
从王猛(化名)的文中了解到:他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一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专业之一的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这一切光环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还准备再到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以解决自己长期压抑之下的心理问题。
他觉得,他的成长经历了几个阶段:“被控制的爱:单纯环境限制了社交能力”;“情感的孤儿:向父母求助从未得到支持”;“决裂:拉黑父母,‘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
王猛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王猛举例,穿衣服要由父母决定,哪怕是学校要求的演出服,父母也不同意;大院长大的他,社交环境只限于大院内,所有朋友都得父母审核;上大学托付大姨,没有自己的空间,甚至出国留学了还是被控制……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过度限制”。
2
他说:“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王猛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班里要搞文艺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他没按要求着装。
“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他写下万字长文, 控诉父母的“肆意操控”、“冲突”、“炫耀”。
很多时候,做父母的可能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都是为你好!”
也许就是这句“都是为你好!”,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没有去体会孩子的内心。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五岁前就已基本塑造成型。
不止人格,我们的情感基础也常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爸爸妈妈给了我们足够的爱与安全感,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将爸爸妈妈当作爱情的原型,并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如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很少,我们一样也容易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只是情形更加复杂。然而,恋人和父母的原型是不同的,这就引出了许多幻灭的爱情。
孩子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呢?
3
王猛的成长,在他的中学老师张老师看来,王猛内向,但有上进心,喜欢跟自己较劲,比如在体能方面,如果班级里其他同学比他好,他也非要去锻炼提升,“之前他有顺拐(走路同手同脚)的问题,在别人休息的时候,硬是要练回来。”
但其在班级里,孤立少言的状态也让张老师担心,怕王猛太过压抑出现心理问题,这是有原因的:他在大院长大,“大院里,交流有缺陷,交际能力比外边要差一些,说得好听点是单纯,但对外界了解得少,还是会影响发展。”
孩子不能过度“栓”在父母身边,适当的时候,还应该放出去和大家多沟通多交流,多和同学们一起玩,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
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王猛说,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的取笑,且不止一次,“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不以为然。”
很多时候,孩子们有问题,父母不要直接代劳,也不要直接给答案,而是要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去找答案。
动手方面,父母更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免得走上社会束手无策。
5
至今,王猛的父母也不知道他身在何处,做着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过于“在北京”。
每当身边人问及王猛为何每年春节都不在家时,母亲的回答则一直是:“人在美国,没时间回家”。
现实中或许不止王猛的父母,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似乎最应该引起重视——为何在这样一个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生活无忧,从小成绩优异好学上进,似乎没有任何缺憾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却偏偏脱离了轨道呢?
王猛的父母感觉自己很无辜也很无助。
“我们在期待一个契机,给他时间和空间。”
王猛的父母内心期待着儿子的回归,希望与儿子重新建立起亲密联系,他们认为在关系的重建上,主动权仍在儿子那边,家的大门永远打开,“你走近,我不会反手推开你。而自己能做的,只有给足儿子时间。”
有多少父母遭遇子女这样的“待遇”?有多少父母还没有警醒?身为父母的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今天用王猛的文章的标题做“标题”,提醒为人父母:豁达的爱,是对子女的放手和引导。
请大家不妨说说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和感受,并以此文提醒身为父母的人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