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侄子13岁,上八年级,最近一直在家不愿去学校。而在这八年义务教育阶段,他已经是第5次极力要从学校教育中出逃。
我的二女儿5岁,这学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幼儿园,由才开始没开学对这所新幼儿园充满期待到现在哭着不去,对幼儿园充满恐惧。
学校是怎么了?本来是那么有意思的学习!本来有那么多伙伴的陪伴!孩子们应该乐不思家才对!
我一次次思考这个问题。
孩子们在学校那么“挣扎”是为什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他们独有的优势没有被识别和激发出来。当老师没有做到这些时,我们作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帮助学校对孩子独特的品质和能力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把它翻译给老师听。让孩子成为一个个性的存在。如果父母自己和学校老师一样还在用标准去养育孩子,那我们的孩子真的太辛苦了。
日本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河合隼雄认为人最大的价值是有个性地活着。其实太多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大师都特别强调,一个人只有成为他自己,他才会觉得他的人生是有意义感的,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或者说轻易放弃这个世界。
我们来看看,哪个“成功人士”不是充满个性的?达芬奇、爱因斯坦、埃隆·马斯克、乔布斯、李娜、姚明,也许父母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像这些人一样成功,但是当你的孩子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的时候,你真能允许他、鼓励他吗?你保证你的教育不会扼杀一个充满个性的未来的成功者吗?即便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仅仅是充满个性地活着这件事,其实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同时,这也是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
侄子的个性和天赋是什么?小女儿的个性和天赋是什么?发现并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天赋、因势利导是我作为姑姑,作为妈妈,作为一个家庭教育热爱者、探索者需要当作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