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说穿了,就是家长对孩子说话的艺术。说得多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说得巧。有家长担心过度的赞美让孩子容易自满,甚至养成玻璃心;但我却以为,父母“善用”赞赏,便无这方面疑虑。相反地,呈现了一个良好的言教,让孩子懂得欣赏他人,不吝惜用美好的言语与他人交流。毫无疑问,只是肤浅夸赞孩子“好棒!”“真聪明!”“真了不起!”是没办法将赞赏的效益发挥到最大,赞赏孩子该掌握哪些原则呢?
实用技巧
态度真诚
子:“妈妈,妈妈,你看我盖的城堡。”
母:“喔~好厉害。”(头也不抬继续滑手机)
如果以上类似的场景曾发生在你的身上,相信我,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识破你的不真诚。要嘛使出死缠烂打的功力要你瞧几眼,不嘛索性不再跟你互动。
赞美孩子最起码的态度是,你真的看到他的进步、优点而有感而发。以上场景,若母亲花三分钟和孩子类似的互动如下,相信亲子关系会更紧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设计吗? …原来,这是停车场。你很细心耶,连车子该停哪边你都考虑到。”?
专注在“行为”而非“人”
对孩子说“你好厉害!”“你好聪明!”孩子听了虽然高兴,但有可能不知道自己博得赞美的原因。这样无法让正向的行为持久,甚至有可能会养就孩子心高气傲的态度。所以,请把值得称许的行为讲出来:“你愿意尝试新的蔬菜,很勇敢。”“你画妈妈这张画,有眼睛鼻子嘴巴,还把卷卷头给画出来,观察很敏锐。”
内容必须“具体”且“明确”
惜字如金难以达成有效的赞美,建议采描述性的称赞。与其只说:“你真贴心。”还不如多描述一些:“你真贴心,妈妈忙着帮弟弟换尿布时,你会主动帮忙拿纸巾、把尿布拿去垃圾桶丢。有你真好。”
强调“努力过程”而非“结果”
在社会江湖打滚的家长,都应该认同这世界上,有付出不见得有令人满意的收获。但相信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且为了鼓励孩子时时保持正向的人生态度,就不该老用结果来定论。以下是我和某青少女曾有过对话的内容:
女:“这次考试我考差了,名次退步好几名,我明明比上次用功。”
我:“考试嘛,除了尽人事也得听天命,毕竟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女:“唉,这样的话,努力又有甚么意思?”
我:“我倒是很欣赏这次你的时间规划,有读到书也有玩乐到。你已经学会时间管理的技巧,这点比考试结果重要。十年后你不见得用得上考试内容的知识,但你这次养成的时间管理能力对你的生活、事业有绝佳的帮助!”
和你的家人分享孩子的进步
你的家人不见得亲眼目睹孩子的成就,你该让他们知道,多些人替孩子肯定。这不同于一般的炫耀,而是伴随孩子成长一定要体会的成就。也可以强化孩子正面的行为。
善用肢体语言
词穷的爸妈,展开双臂紧紧抱着孩子,或在他们的脸颊上猛亲。这样的事,我常在女儿用积木盖一个给我住的公主城堡后做。他们会很带劲儿投入在同样的事情 (妈妈我也赚得半小时喘息的时间呵)。
避免事项
不要过度赞美
每天都在做的责任 (起床刷牙、吃饭)、鸡毛蒜皮的小事 (帮忙开门关窗),或是挑战度低的工作就不需要刻意赞美;必要时,简单道谢即可。过度赞美会让赞美这样的言行被削弱,收不到正向增强的效果。部分孩子会感到压力,以为需要不停地做对的事来讨好家长。
不要比较
这样的错误我常犯,也吃了苦头。我曾对女儿说:“你很有数字概念呢,姐姐在你这年纪还不会数数。”“你真的很了不起,三岁晚上睡觉不用包尿布,姐姐到去年还在穿成人纸尿布。”我曾单纯以为,这样可以让女儿感受到,她真的很不错。但事情却节外生枝,女儿会跑到姊姊面前说嘴:“你好笨喔,去年还在包尿布。”甚至会跟其他长辈说嘴。这让行为很轻易地激怒姊姊,我得花心思排解他们之间的争执。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在所难免,但在家庭教育这一块却是得尽量避免的地雷。比较外加赞美尤其危险,简直像是在火堆里加油。
不要炫耀
炫耀会让孩子感到不自在,也有可能太过骄傲自满。敏感的孩子不愿意成为父母炫耀的工具,有可能不愿意维持值得赞许的好行为。
不要讽刺挖苦
也许有家长自以为在展现幽默,但很可能会收到反效果,如:“哇!不错嘛,考九十分。你们全班都拿一百分吧?”另一种负面的赞美也让人听了不是滋味:“我家哥哥这次英文考全班第一,但是他的分数退步,上次考…。” 特别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赞美的方式、频繁程度和时机都要修正。研究显示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因照顾者的赞赏而有正向的表现。然而,孩子年纪越长、历练越多,很容易看穿他人赞美的目的,有时甚至会做负面的解读 (他们自己最清楚自己做的事);这样的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敏感的青少年身上。同事就曾经分享她的烦恼:“我夸 (读高中) 的女儿最近读书很用功,她理都不理我,还翻我白眼。如果是她小时候早就笑咪咪地扑在我身上了。”
我的想法是,若要“讲”,真心诚意是最重要的。带着目的夸耀或是安慰成分的赞赏,容易让心思敏感的孩子反感。此外,孩若子不爱听你“讲”,那就少说多做。字条、料理等等也可以让青少年孩子感受到照顾着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