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一台播放的根据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改变的电视剧《人生之路》第三十五集有一个片段,说的是高双星的母亲去世,高双星回陕西老家给他母亲办丧事。在如何感谢乡亲们时和他父亲高明楼有一段对话,高明楼说:办丧事过去繁琐,讲究一日三祭,现在新时代变了,丧失也得从简,但是也不能太简单了,那就一日一祭吧。你妈人缘好,可能全村人都会来。
《论语》里也有一句话与之相近,就是“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意思是对待自己宽宏大量,对待别人也以仁爱为怀,这种行为称为大简。但是如果自己处事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要求大家,就会造成怠惰松弛,会给个人、企业、社会造成伤害。
原文出自《论语》雍也第二章。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就是冉雍,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列为德行科。“简”是简要,不烦琐。“敬”是恭敬、严肃的意思,“居敬”就是依礼严格要求自己。“行简”是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临”这里指“治理”的意思。
大致意思:仲弓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他这个人还可以吧,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接着就说:“如果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自己办事马马虎虎,又要以简要的方法要求大家,这难道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很赞同的说:“冉雍,不错,这话你说到点子上了。”“居敬而行简”才是正确的处事态度,“居简而行简”才是我们要避免的行事态度。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另一种则是把简单事情“复杂化”。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对各路反秦将领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推翻秦朝的暴政,谁就可以称王。”当时,项羽进军河北,与秦军主力章邯、王离作战;刘邦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得到郦食其( yì jī)的帮助,占领陈留,攻取南阳,过武关,进蓝田。十万大军驻军霸上,秦王子婴出城献出国玺投降,秦朝经二世而亡。刘邦入城后,秋毫无犯,严禁将士抢掠,将秦朝的宫廷重地及财宝物资府库予以保护或封存。
为了赢得民心,尽快安定社会秩序,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如今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及盗窃者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繁律苛法均可全部废除!各级官吏都按原任职务坚守岗位,处理公务,维护治安。”当地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接下来,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使“约法三章”家喻户晓,得到贯彻落实。
刘邦深知“大道至简”的道理。“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内心恭敬严肃,用“约法三章”治理百姓,得到关中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在与西楚霸王项羽的作战中,关中的兵员、粮草源源不断的输向前线,确保了战事的稳定。最后垓下一战,击败项羽,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有些企业遇到困难,经营不善,与繁琐的管理制度有关,各种制度一大堆,但真正能够认真执行落实的却不多。与企业实际相符的简单的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现实管理中,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好的方法。方法越复杂,制度越复杂,执行越难以到位。深究起来,固然与有令不行、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有关,但规章制度太庞杂、太繁琐,人们根本记不住因而也执行不了,监督不了。
那就要采取壮士断腕的勇气,化繁为简,制定简单明了的几条制度,让人人都记得住也执行得了。
孔子主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简单,简朴,而不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