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尝试成长的一年,虽然有意识的开始做一些事情,但是依旧不够清晰,感谢光光推荐的一课一文,让我在前进的路上又更加坚定了一点!
一课:易仁永澄老师《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
一、课程简介:永澄老师把计划之路分为六个状态(我不确定是否是老师原创),零状态、A状态(启蒙状态)、B状态(有意识状态)、C状态(冲突状态)、D状态(专注状态)、圆融状态,从名字来看,并不算难理解,暂不展开,判断是否达到一个状态,可以从①心智水平、②好奇心&精力、③自我&世界的关系、④认知和行动四个方面去判断,我们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会有过程,可以称为趋A过程、趋B过程、趋C过程、趋D过程、趋极过程,具体的细节欢迎大家去多贝网搜索易仁永澄老师的课程,90分钟,绝对值得一听。
二、判断自己处于什么状态:即将脱离C状态,进入趋D状态
三、理由:
首先,我应该是在2015年12月31日才完成趋B的过程,进入B状态,听上去有点恐怖,但事实似乎真的如此。
上学并非出于本意,只是该做这个事情所以去做;现在的工作虽然是自己的选择,但因为生活不得不如此;喜欢阅读,主要是因为读书没有看电视剧那么闹心,单纯的喜欢;申请加入读书会往外拓展,因为到年纪了想要给自己找个志同道合的男朋友,也算是形势所迫吧。虽说在学习、工作、阅读、加入读书会之后也发挥了一些主观能动性,因为专注、肯吃苦还有不算太低的智商,也有了一丢丢的小成绩,但整体来说,真的是无意识的。
在此必须感谢我的爸妈、我舅舅(不是因为他床下那两箱的书,我对阅读肯定不会有这么高的热情)、我领导,他们在我无意识的时候,让我没有走入歪道!
2015年最后一天,即将迈入2016年,当时萌生出2016年要不要做个简单的计划?开始进入有意识的状态!
插个题外话,我本是一个崇尚随性、随心的自由人,领导偏让我在2015年下半年带计划组,耳濡目染我当时直属领导清晰的目标感和明确的计划性,我硬着头皮接了,计划组的工作没有带的多好,自己的计划性确实有了一点提高。所以遇到事不一定非得做愤青,先做着就是了,万一有意外收获呢。
言归正传,2016年计划的核心就是变成更好的自己,因此量化了一些指标,比方读书数量、下厨房次数、跑步次数等等。在执行的过程中,2016年5月份加入了剽悍一只猫的付费社群,期间各种虐,最大的感受是焦虑,好奇心和精力极度不对等,在那样的付费社群里,猫爷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门,那里五彩缤纷,阅读达人、写作高手、PPT大神、英语大咖等等,反观自己,真心汗颜。
然后进入了这个也想做那个也想尝试的阶段,不断的折腾,经常是看到西瓜丢了冬瓜,越发感觉不是事儿,最后给自己定了管理、理财、写作的精进方向,之所以还未脱离C,进入趋B状态,因为我的积累还不够,方法、理念、工具、时间付出等等都么跟上,还需要努力打造术和器。
一文:易仁永澄老师《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
一、文章内容简介:元规范可以称之为规范的规范,我私下理解为在谈个人成长之间应该先掌握的前提。永澄老师的6条元规范分别为:
①积极主动(先有意愿、寻求资源、合理选择、自我决定)、②刻意训练(精细分解、放慢速度、重复训练、强化反馈、拒绝自动完成)、③用作品的声音打造影响力(先想再做、做到底、有成果)、④利他主义(想想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通过利他照亮自己的盲区、用绝对坐标沟通、一次性交流、避免甲方思维、认真提问)、⑤同侪力量(导师、榜样、成长小圈子、社群策展)、⑥本质导向(站在价值的角度思考、要事优先、抓手思维、谨慎吃药、不满足有效性)。
这篇文章绝对值得搜索、逐字阅读并收藏,所以去吧。
二、读后感:
有几点还没有完全理解,后面会关注永澄老师文章去进行探索。
说说自己感触比较大的两点:
一是刻意训练,之前一直理解为刻意训练就是实践,也就是做了就行了,但并不尽然。真正的刻意是将系列动作拆解为各个细项,一项一项的专注、重复练习,过程中要回顾,不单单满足于完成,而是从每次的完成中分析哪里做的好、哪里不好,有没有可以优化或者改进的。
《罗辑思维》2016年有一期讲“如何成为高手”,里面也有所提及,比方一个篮球运动员训练的时候并不是练全套的动作,他可能只练一个往返跑,或者练投篮的那一下动作,通过这种基础性的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
而一个真正的高手,比方说高尔夫选手,他可以在杆挥下的一瞬间发现角度不对而骤停,克服习惯的牵引。
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我希望在写作上面有所精进,并不一定是每天写一篇文章,当然能做到的人真的超级厉害!我可以通过学习并且实践《结构化思考》的内容,提升自己的框架能力;我可以通过向朋友复述电视剧、电影剧情锻炼我讲故事的能力;我还可以通过写工作报告,强化我向不同受众人群表达我想法和建议的能力。
二是用作品的声音打造影响力,我曾经非常焦虑如群聊里我长期不出现会不会丧失我的存在感,于是我隔一段时间就会看一下手机,硬生生打断自己的注意力,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意识到此行为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自己不精进,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刷存在感那又怎样呢?当然社交还是需要的,我需要考虑的是拿一个专门的时间来查阅群信息或者微信朋友圈!
文:梦竹草(点击关注)
work hard,play hard的慢热型单身妹纸,理财小白,用心感受天地大美,用文字记录点滴生活的学习型写手。
您的喜欢是我的动力,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