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希冀,完全的心如死灰,并不意味着没有了活着的意义,因为还是会有死灰复燃的一刻,信念不死,路还是要走下去。
这些年过的仓促,物质上似乎还算丰盈,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辗转来到了现在居住的地方,已然是第二次搬离旧居。
第一次,从农村来到了城市,当时年龄尚小,心智未开,对于搬家没有什么概念,环境虽然有所变化,却不能有所触动,只是周围换了一些人,很快就适应了。
等到第二次,是从小城市搬到了更大的城市,此时我已经36岁。
我有一些特殊的经历,这些经历铸成了现在的我。如果读者看到过我前面的文字,对我会有一些了解。
36岁,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我是后者。第二次搬家,我几乎是逃离,小城市往往没有大城市的包容性,我和母亲都有一些精神症状,却是不适合待在以前那个小城,搬离,也避开了诸多流言蜚语。
来到现居地,我和母亲都有一些变化,是往好的方面,因此,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母亲生病多年,不愿吃药,因此,能有现在的改变,让人振奋。我的情况表面上与以前相比相差不大,甚至从体质上来说,似乎是在走下坡路,由于有肾病,免疫力下降,也更加怕冷,这些尚能接受。
我的肾病与常年的心情压抑有关,运动是调节心情最好的良药,我的切身体会,比之前的吃过的任何药都有用。以前没有发现这一点,因为没有坚持,总想收到现时的效果,只是蹦蹦跳跳,就想当时就心情好转,这几乎不太可能。
慢跑成了我的救命稻草,附近刚好有一所大学,如果不是雨天,雪天,我就会去操场跑几圈,开始只是抱着锻炼一下的想法,却有了意外收获,心情竟是好了很多,不再总是纠缠过往的种种。
我和母亲的病是相似的,我们几乎同时有所好转,似乎是一场造化。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内心的沉寂,我们都不希望被打扰。
这也许是所有精神病人减轻内心苦楚最终的归宿,那就是静下心来,不与外物相争,也不被外物打扰。
内心的沉寂是一副良药,在现居地,我们远离了熟人,也远离了是非。虽然,我没有朋友,也没有固定的工作,似乎活着的价值不大,但终归是有那么一丝丝希望,活下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主角配角都不重要了,我从小就喜欢看战争片,现在也一样,看到先烈们浴血奋战,无非是为了祖国安宁,繁荣,现在,我就生活在他们企盼的繁荣里,应当知足了。
由于体质的下降,多病缠身,肝,肾,等等,似乎预示着我的时间不多,但只要还有希望,我会坚持下去,以前的人生我没有及格,以后我希望做的好一些,也不枉来人间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