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一堆书,想静下心来看纸质书。这本《用心注入》是买给先生看的,他还没得闲,我先一睹为快。
《用心注入》与其说是星巴克的发展史,不如说是其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奋斗史。
这本书出版于1997年,而直到2015年,才由中信出版社引进中国大陆,而彼时星巴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已经第16个年头。
霍华德的出身非常普通,甚至可以说卑微,他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而这个区是有名的贫民区。他的父亲高中没有毕业,为了养育家庭,每天只能苟蝇于生活中,一辈子干的全都是蓝领工作,一年赚的钱从来没有超过2万美元,也就只能住在政府提供的廉租屋里。
1961年,也就是霍华德七岁的时候,父亲工作时骨折,因此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而那份工作只是回收脏的尿布,然后再把干净的给到客户。父亲一直抱怨着这份臭烘烘的工作,说这算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工作。而当失去了这份工作的时候,却又想念,因为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收入,而那个时候父亲也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之后的日子,他们家一直在借钱中度过,因为母亲此时正怀有身孕,也不能出去工作。每天父母讨论的话题就是从哪里借钱?如果有要账的电话打来,霍华德通常是挡箭牌。
直到1988年,霍华德父亲去世时,父亲是零积蓄,零养老金,而且从来没有体会过工作中的乐趣、获得的尊重和生活的意义。
可以这么说,霍华德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但人一旦有了梦想的蓝图,起跑线也就不那么重要。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但因为看到父亲的状况,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如果有一天他出人头地,绝不会让别人沦落到如他父亲这般的田地。
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立马生出来的念头是,我不会让自己沦落到和他父亲一样的境遇。而霍华德的想法则是,不要让他人陷入到那样的境地,两相对比,高下立见。这也是我不能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原因之一吧。(偷笑)
这一段小结:
1、一个人的出身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2、梦想是目标,有了目标,人生才有动力;
3、思考力不同,结果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