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拍照。
跟朋友约好下午5点左右,来到了河边的公园,找这个朋友之间我是思量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像阶段的拍摄不像静物拍摄那么简单,静物它是静止不动的,给你个主体然后你对着它变换各个角度,你只需要考虑光线,构图以及曝光,但人像就不同了,你们之间存在互动和沟通,而被摄主体始终也是处于动态的,她的眼神是否放松,表情是否僵,笑容是否自然,这些因素都需要考虑进去。
所以我为了首先减少这方便的阻碍就找了晓丽,一个性格非常活泼的朋友,因为她平时也是非常喜欢照相的,表情通常很自然,照相时的状态也非常放松,所以我前面说选择找谁照,我是思量过的。
一开始她穿了个黑色的羽绒服,在我的建议下换成了橘黄色的呢子大衣,这个颜色相对来说鲜艳一些,因为我们这里冬日灰黑色和白色占的色彩比重比较多,再加上在她的衣橱里这个颜色算是亮色了,所以最终选择了它。外加一个七彩色的围巾,这个围巾是她自己带上的,我后来想兴许也可以作为装饰或者道具就一起带上了。当然,我记得凯明老师说过照相之前口红一定是要带上的,所以叮嘱她直接涂上。
接近傍晚的光线其实已经没有那么硬了,但是太阳直射的路面和水面还是有一点点刺眼,但天气晴朗,天空很蓝,空气新鲜,觉得这样的天气不出来照相实在对不起我的相机。
晓丽果然很配合拍照,都不需要我告诉她怎么站,完全随性发挥,各种pose还整的我应接不暇,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思考”,很快进入那种频按快门的阶段里去了,带着一丝侥幸心理,总想拍这么多会有一张满意的吧,在同一个方位一般会照3~4张,我想这跟我本身的急性子也有关系,特别是在拍人像的时候,似乎总是怕别人着急,总是怕一个表情坚持久了就会显得僵硬,让我觉得好笑的是每次我都快速的调整参数,还没能判断在怎样的光线下调整相对应的参数,我想这个应该是在日后拍摄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慢慢的掌握的吧,当然,在拍摄练习的当中就应该开始下意识的去练习思考参数。
再就是在拍摄过程中没有构思构图,总是焦点只要是对着脸就开始按快门。这些都是我在拍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后面需要慢慢改进的问题。
在拍摄接近尾声的时候我选择在两棵树的中间透过两棵树中间的空隙来拍,这照照片确实是经过思考的,当然因为选择的是逆光拍摄,其中左面的那棵树纯粹是为了遮挡直射的光线,在了起到一个遮光屏的作用,所以这张图片在我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瑕疵就是当时对焦拍摄有些晃,所以脸部细节不是足够的清晰,但发现经过思考拍出来的东西多少还是有点感觉的,哈哈~继续努力啦!上几张图片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