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网上有一篇介绍日本某杂志社的文章,说是这家杂志社是日本编辑们都想去的,因为这家杂志不让加班,九点上班五点半下班,让员工们都去陪家人享受生活。当时也只是浅浅感叹一句:真好啊。就过去了,隐约记得杂志的名称叫做《生活手帖》,大约是跟自己不同行业的原因,所以也没有太过关注。
后来偶然从亚马逊上买了一本松浦弥太郎的《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书的内容并不多,但是每一篇短文作者都如同一位好友,真诚而平实地说出你心中最想逃避的内容:不安与寂寞。
在开篇序文中,作者先提出了“成功的别名叫失败”、“失败才使万事的开始”,这些对于大多数都是想避免失败的中国读者来说,是很有冲击力的。也许是因为我正处于一个开始新业务失败连连的阶段,所以他的话语让我觉得心头的压力疏散了很多。“不失败,就等于什么都不做,不失败,就失去了为人的意义”、“越是看似意外获得成功的人,越是有这不同寻常次数的失败经历”、“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失败体现的是勇气,是挑战过的证明”。就好像一位师长在对我说:“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正常现象,别因为害怕失败就停下脚步啊。“
接着作者告诉读者,当感到焦虑不安、想寻求答案的时候要向内求,把这本书作为工具,转而凝视自己的内心。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是是什么感觉,我自己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想说的话,被作者写出来了。让我迫不及待地继续往后读。
整本书分为了四个部分,针对不安和寂寞这两件事,作者带着我们先”凝视“去观察认知,再”接受“,继而”原谅“,最后”去爱“。每一篇短文的题目都是这样的”给对将来感到不安的你“、”给没有自信的你“、”给胆小的你“、”给害怕孤独的你“、”给不愿失去的你“......是不是每一个"你",自己都想对号入座呢?读完这本书,我才感叹:这才叫敞开心扉啊。作者一直在以自己以及周围人的认知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哦,很多人都这样的,这个时候你要这么这么想就好了。那种日本人特有的细致一直萦绕在你身边。转而再想,其实作者是想读者们去凝望自己,接受自己,原谅自己,去爱自己啊。
读完这本书,我对作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松浦弥太郎,好熟悉的名字啊,好像在哪里听过呢?继而想起了篇首的那个报道,网上一查,果然他就是《生活手帖》那个不加班杂志社的主编啊。在进一步了解这位“怪”大叔的经历后,我被圈粉了。
在加班文化盛行的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是个不折不扣的“怪人”。怪人的人生轨迹当然与众不同。
1965年生于东京都的松浦,书念到高二时突然觉得,上好大学、进大公司的“不自由人生”虚幻无聊,于是休学去当了名抡着超大铁锤砸墙的拆屋工。小工的辛苦不难想象:危险、肮脏、钱少。松浦的原话是:“感觉就像是舔着地面从底下往上看的心情。”做苦力的好处比较抽象:放工后把锤子一扔的舒畅、对社会底层喜怒哀乐的体验……不过,对人生自由何所谓的答案,松浦还是茫然得很。
松浦有句名言:“年少不旅行,老年何为忆。”攒了点小钱后,少年松浦跑去美国长见识。限于当时的英文水平,松浦只能看懂书店里的摄影集和画册,有时候逮到两家店之间的差价,直接买来便宜的那本跑去贵的店门口就地抢生意。就这样,靠着抡大铁锤时学到手的streetwise(在现代化大城市的生存能力),松浦在纽约、旧金山度过了人生中最放浪形骸的一段“自由”时光:白天流窜摆摊,夜晚嗑药狂欢。直到有天,一位好友死于嗑药过度。
在惊愕与悲痛中,松浦发现:“即使到了不被任何人束缚的境地,也不能够真正得到自由,只能得到空虚感。”中二少年终于越过表面的自由,得到内心自由的顿悟。
因为这次意外事件,以及牙疼没钱看病,松浦回到日本。他接连开了两家小有名气的书店,私人生活趋于稳定,从放浪形骸的“怪”人,过渡成了生活如修行般规律和克制的“怪”人。家里一周买一次花;两周剪一次头发;每天下午五点半结束工作,七点和家人用餐,十点准时睡觉;周日五点起床晨跑,洗车冲澡吃早餐,八点熨烫下一星期的衬衣手帕。喜欢与朋友聊天谈心,但每个月只安排一两次见面时间。不参加派对、多余的饭局、三人以上的聚会。生活消费什么的,只挑选品质好的几样,因为 “借用消费名义下的创新来填补生活空白,到头来也只剩寂寥和不自在”。总之,“唯有节制,才使欲望变得简单,进而专注于生活,获取幸福”。
我甚至想过和松浦一样的生活,节制而有节奏的类似的修行的生活。同时又收集了松浦的其它几部作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