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下》第257条
问“夭寿不二”。
先生曰:“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带,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根据王阳明的解释,孟子所说的君子三重境界应该这样理解:
境界一“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能自然掌握万事万物的本性,能通晓天道而行事。尽心就是尽性,只有最纯粹的人,才能尽性,知天地之化育。知,治理、管理。知天,完全通晓天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理解为自觉,从心所欲不逾矩。尽心、知性、知天,生知安行,这是是圣人的境界。
境界二“存心养性事天”:存心,存养扩充本性,行事就能顺应天道。存心,是心没有完全尽,事,事父事君之事,事天,就是敬畏天道,遵守天道,还没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存心、养性、事天,学知利行,这是贤人的境界。
境界三“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无论自己的处境如何,能够始终如一完善自己,不去管天道如何,也可以安身立命。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困知勉行,是普通人的治学之路,就是要事事磨炼,去私欲,致良知。
所谓“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就是不顾生死,努力按照圣人的教诲去修身。不顾生死,其实没有抛却生死之心,需要依靠圣人之教从外面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是勉力而行,最后能达到什么境界,自己不清楚,唯有等待天命的安排,但也是一种主动的进取行为,有主观进取之心,所以是“立命”,“立”就是从无到有,建立、创立之义。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夭寿不二”者还不能知命,所以努力立命,困知勉行。
所以,王阳明在这里又说,治学的功夫已经可以把一切名声利益嗜欲爱好都抛弃干净,但是在生死问题上尚有一丝挂碍,看不透生死关。万物本来是一体的,过不了生死关,心物还不能完全贯通。生死的观念,是我们先天从生命的根子上带来的,所以要摆脱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够破了生死关,悟透生死,我们的心才是周遍万物,周流无碍的,这才是圣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