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医自我觉察。
恩师因余愚而不觉,钝而不察,
唤余自我觉察,
期以能时时自省,时拂心中之尘。
余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
八年前幸遇振荡中医,拜师修习至今,
因天资愚钝,临床疑惑甚多,
故日日研习经典,不敢懈怠,
以期能拨云见日。
余于一八年,筹立护生堂。
取名护生,
喻意于予人方便、予人帮助、予人希望、予人信心、予人欢喜。
予人,即是予己。
同修、互济、共渡这趟人生之旅。
微信健康咨询时,常被问及,擅长哪个专科?
对方想解决妇科问题,便自称擅长妇科。
对方需要给孩子调养身体,便曰擅儿科,
对方不表明需求,只问专攻,
便推脱:见面详聊。
此举实属无奈。
电影里常有如此桥段:
患者来到白发苍苍的老中医面前,伸出手腕,并不说话,
老中医默默把脉后,准确说出病情,
患者连连称是,如是开方服药,
如不然!也就没有下文了。
古时患者对医者的要求是你能知我、懂我、进而医我,
并不研究医者是专医头的,还是专治脚的。
真正的中医,并无分科。
神医扁鹊到越国都城邯郸,见妇科病多,当了“带下医”,
到洛阳,见五官病多,当了“耳目痹医”,
到咸阳,见儿童多病,当了“小儿医”,
真正的中医,不仅精通“切脉”,
而且善于“望色、听声、写形”;
在治法上,不仅精通汤药,药膳,针灸,
还善于用砭石、熨贴、按摩、艾灸,正骨。
这是中医本来的面目。
一名中医,便是一个流动的诊所,
故能悬壶济世悠悠几千年,未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振荡中医传承了古典中医衣钵,进而于时俱进,
在古典中医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完善,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
振荡中医以一气统御百病,
临诊唯脉无症,
突破了晋唐以后,医理趋向离散繁杂的桎梏,回归古典中医的疾病一元论。
独创脉平症自消的诊疗体系,
临床疗效常常立竿见影,效如浮鼓。
一名振荡中医人,
需全面掌握振荡中医调脉八法:
脉药法、脉针法、脉灸法、脉推法、脉指法、脉食法、脉意法、导引法。
一名振荡中医人需是一个流动的中医诊所:
无论何时何地,随诊随治,即刻见效!
余修习振荡中医八年来,得恩师时时教诲指引,
终由一名临床疗效甚低的庸医,
慢慢晋升到临床治到效显的愚医。
感念师恩,
也源于振荡中医:还医于民的愿景,
国家真正的富强,是藏富于民。
中医真正的弘扬,是还医于民,
中医源于生活,源于百姓,最终应还于百姓。
在此愿与中医爱好者共学中医文化,共学中医理念。
共创健康美满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