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讲师是我母校的一位优秀学生成长成才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也是一名三岁孩子的妈妈。作为一个女性,又是一个母亲,与孩子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她提到了来访者的的一种感受,想上进,却不得法。
首先,接受一个现实,男女有别。差异可以构建优势,优势能够带来资源。盖洛普公司调查后发现成功女性有八个优势,开放性、懂得求助、相信直觉、建立关系、审美、协作与整合、关注人才、给予的力量。承认差异,接纳自己,挖掘优势,找到个性优势。
优势,是一种能够持续带来积极结果的能力。职业的本职就是用职业能力向特定的人群去提供价值从而获得报酬、福利、社会地位、声望、影响力等的交易行为。大家可以问问自己拥有哪些能力,在招聘市场上有什么价位?哪些在升值,哪些在贬值?哪些是潜在能力?建议每年梳理一次,哪些场景和领域可以应用你的优势?怎么能持续应用和突出这些优势?这些优势给生涯发展带来哪些价值?
田老师给我一个生涯四看的模式。
首先是往上看职务晋升,这是一个高投入和高挑战的路径,要有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位高权重责任重。兴趣性格价值观要与管理者的期待吻合才能做的好,做的愉快。
第二路径是往内看,就是在原有的大领域中选择一个方向,往细化的方向走,成为专业性人才,比如辅导员做生涯规划里高考填报的专家,或者生涯转型的专家,这要求行动力强,相信时间的力量,耐得住寂寞,投入一万个小时的努力。
第三个路径是左右看,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岗位上去变化,高校的辅导员可以去其他行政岗,就像我现在到组织部工作,也可以通过考博转为教师,换个工作环境,可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这个选择的人,对向上走,掌握全局没有那么大的执念,很多时候是想获得更多的体验和不同领域的成就感。好处就是可以发现有很多选择。坏处就是不能在一个领域持续有建树。最好有长远的规划。
最后一个方向就是向外看。解决的基本的经济需求,对本职工作没有那么热爱,就考虑向外看,例如知识网红很多都是体制内的人,通过公众号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变现。
田老师给出的策略:短期聚焦,长期整合。哈佛大学的老生给新生的建议就是休息,读书,社交,但是一天只能做两件事情。短期聚焦,要找到想做的,能做的,社会需要自己做的交集。
我们要做好PLAN A B Z即做好手头的工作,培养一个可以发展为副业的兴趣,准备自己和家人出现意外时,能够支撑六个月的钱。
一万个念头不如一个行动,这个假期,有北森的课程,让我再次找到了成长的感觉,这种高层次的快乐,不是吃喝玩能够代替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