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谬误
1. 诉诸权威
在论证中以本人或他人的权威为根据来论证某一论题 。
CDC 2020 2月
CDC 2021 5月
CDC 2021 7月
2. 诉诸众议
援引众人的意见、见解、信念或常识等来进行论证。
二、诉诸人身
对人不对事 用论证者自身或别人在人身即人格、地位、阶级身份等主体上的特征,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个断言(信念、观点、立场、建议)的真理性。论据与断言之间只具有心理上的相关性,并不具有逻辑上的相关性。常分为以下几类。
1. 人身攻击型诉诸人身
将对某个人的偏见带到了他的断言上面。
2. 自相矛盾型诉诸人身
以某人的言论与之前或之后的实际行动,不符,来论证某一断言不可信。
3. 因人废言型诉诸人身
因为某个人工作、阶级身份、财富等主体特征,作为论据来论证某一断言不可信。
“因为维贾伊·普拉沙德是印度学者,利益相关,所以才在气候变化大会上炮轰欧美国家搞碳排放殖民 。才会帮中国说话。”
三、 诉诸情感
激起他人的情感共鸣,以诱导他们支持自己的主张。
诉诸恐惧、厌恶、仇恨、怜悯、同情、愧疚、可爱、恐吓。
四、 滑坡谬误
推断中很多不同的可能性,却武断地将某个可能性引伸成为必然性,然后串联这些不合理的因果关系,推断成一件毫无关联的结果。
五、不充分谬误
1. 以偏概全
错误的认为,个体具有的某种性质,就是包含该个体的群体具有的普遍性质;依据不充分的例证得出普遍的结论。
2. 以全概偏
以少数的例证或特殊的情形,强行概括整体,认为整体的特质就是个人的特质。
"程序员大多敲电脑,很木讷,很正统"
六、不当类比
通过不恰当的类比推论,得到不恰当的结论。
七、歧义谬误
1. 偷换概念
将一些看起来相似的概念进行偷换,实际上改变了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等具体内涵和外延部分,转移对方,或者读者注意力,曲解言论,以达到某种目的。
2. 断章取义
引用某人的说词作为论证理据,却不当删除了上下文,修改字词,扭曲了原来的意思。
八、假两难推理
对讨论的问题,提出看起来是所有可能的选择或观点(一般是两个),似乎只有两种选择,排除一种,剩下的就是唯一答案;但其实这些选择并不全面,亦不是所有的可能,亦可能两种或者更多原因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