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黄灿灿的油菜花、蓝天白云和青海湖蔚蓝的湖水连成一片,想象了好多年的情景终于有机会亲眼一睹。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板;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如今,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而五泉飞瀑、兰山烟雨、白塔层峦、梨苑花光、河楼远眺、古刹晨钟、虹桥春涨、莲池夜月……“兰州八景”今日已几乎不再存在,只能是保存在博物馆里的画作和很多人记忆中不曾也不想消失的曾经……
飞机到兰州上空是应该是晚上7点多,天还挺亮。从窗口往下看是一片片黄土覆盖的丘陵和盆地,兰州城就像一条长长的带子从中穿过,夹杂着些许绿化带,比想象中荒凉一些。从机场出来,高速路两边都是黄土坡,几乎没有什么植被覆盖,即使有,也是低矮得可以忽略。天色没有全黑,但早晚温差大的缘故,开着车窗,风吹来颇为凉爽,完全没有夏季的感觉。这个地貌倒让我想到自己的家乡。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道路两旁也都是山,只不过是南方的丘陵,长满了树,即时是冬天也绿意满满。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对水的储存能力较弱,所以植被的生长也非常困难,曾经还需要人工挑水到山上,而粤北的山区,好像随风洒落的种子都能生根发芽的样子。也许是生长的困难,所以他们种的是有助于改善水土流失状况的植被,而粤北的某些市县曾一度种植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经济作物,导致了某些山地再也不能种植别的东西。
到达酒店,稍作休整后就已经过了10点30分,而这个时候除了飞机上的简餐外还没吃点东西,肚子很饿。百度了一下兰州有名的夜市,也咨询了一下导游当地夜市的营业时间,还是决定到那边是觅食,顺便看看兰州的夜景。
去的是正宁路小吃街和中山桥夜景。
正宁路小吃街在晚上11点的时候还是很热闹,应该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人太多,空间略显拥挤,来回走动比较辛苦,尤其是对我这种有人群密集恐惧症的人而言,在这种地方找吃的很需要耐心。不足300米长的小吃街,种类不少,水果、烤串、炒面、凉面、海鲜都有,最有名的应该是牛奶鸡蛋醪糟吧,尤其是老马爷家牛奶鸡蛋醪糟。这条街上有好多家老马爷家牛奶鸡蛋醪糟,排长队的那家才是正宗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的那家。我们就有点心急,看到一家就以为找到了,结果吃完后往后走才发现那个正宗的排着长长的队伍,很多人在等着呢。牛奶鸡蛋醪糟就是醪糟放在牛奶中烧开,打入鸡蛋花,并撒入葡萄干、枸杞、花生、白糖等,有点像客家的黄酒。虽然我们吃的不是正宗的那家,但也觉得挺好吃,甜香中略带点酸,入口嫩滑。
吃饱喝足后就到中山桥看夜景。中山桥,又名“天下黄河第一桥”,建于1907年,光绪年间,已历经百年。河的对岸是白塔山公园,可惜是晚上,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听导游说白塔山公园晚上是会亮灯的,从这边看过去就像一幅水墨丹青,可能是我们来得太晚,灯都已经熄灭。就景致而言,这桥并不特别,特别之处在于这座桥的历史。兰州历来是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途,也是唯一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则成为了横亘在兰州之上、两岸往来难以逾越的障碍。在中山桥建成之前,要渡过黄河是根据季节的不同分别用浮桥和冰河。冬季黄河冰封,得把浮桥拆了,人和车马均由冰上行走,冬春之交,冰雪初融,意外就时有发生。春天冰河解冻又得重新搭建浮桥,耗资巨大。所以这座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梁桥修建之初更多是实用价值,作为交通之便,而如今已成为步行桥,更多的是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板;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如今,这座古老的桥梁依然横跨黄河之上,与白塔山相呼应。而兰州,这个陇西黄土高原西部,黄河穿城而过的古老城市,古时作为中原和西域交流的关键枢纽,现今也还是“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也许黄土高坡环绕略显荒凉,但如今绿化做得还不错,漫漫黄沙也许哪天反而会成为稀罕而别致的景色。